第124章 抓壮丁
作者:春天花田      更新:2025-05-24 16:30      字数:2197
  许都附近有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比如,长葛一带,距离许都不过四五十里,就藏有大量的铁矿石。
  颍川一带,不仅有铁矿石,还有许多煤矿。
  这两处地方,官府已经发现了,而且,也投入了生产使用。
  因为盐铁都归官有,而官府的能力有限,所以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再加上舞阳一带的盐矿,许都开采出来的,几乎是九牛一毛。
  而生活中也好,生产中也罢,对于铁料、矿石的需要越来越大。
  就比如曲辕犁,想要推广下去,就需要大量的铁。
  放在眼前的矿产开采不出来,就像是望着大量的财富,只能干着急却无法使用,曹操也觉得十分可惜。
  因此,对于他来说,如何把这些矿产运用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曹操问了问荀彧,有无办法?
  荀彧只轻声一笑,说曹操过于急躁了,应当按部就班的来。
  曹操又问了问程昱,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效率,加快生产?
  程昱摇了摇头,说工匠们已经是加班加点了,再怎么催促,也无法更快一分。
  曹操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去找程阳。
  他把人把程阳带到书房,问道:“最近,军工部和将作府的人手都不太够,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程阳像看傻子一样看向曹操,答道:“人手不够,那就招人啊!”
  曹操愣了愣,笑道:“我自然知道招人,而且,也已经招了好几批。但,似乎都不好用。”
  【不好用?招的人不好用,要么是因为钱没到位,要么是因为管理制度不行。】
  【这几批人什么来历?不会是曹操抓来的壮丁吧?】
  曹操微微一笑,并没有反驳。
  实际上,他身为许都之主,想要找几批人来做工,简直不要太容易。
  寻常百姓,没人都要服徭役。
  徭役,就是要到城里,为公家做工。
  或者修补城墙,或者修缮官府,总而言之,就是做工的苦力。
  曹操与程昱商量过,与其让徭役跟着工匠修补城墙,倒不如把他们带到矿上挖矿,或者让他们去铸造厂边缘做些无关紧要的体力活。
  许都城郊的几处矿场、工厂,徭役已经换了好几拨。
  “小程呀,曹某也不瞒你,确实有徭役过来干活。但,他们是服役,并不是我们抓来的壮丁。你想,修补城墙也是干活,到矿上挖矿也是干活,都是干活,那不一样吗?”
  “而且,挖矿的伙食要好一些,最起码有肉,有时候还有酒。”
  程阳一听,顿时吓了一跳。
  【尼玛,曹操,你疯了?】
  【做工和徭役能一样?人家服役,是因为必须要服役,可挖矿呢?也必须要去挖矿吗?】
  【你这种做法,与秦始皇逼迫征夫为他挖皇陵何异?】
  曹操听了他的心声之后,还有些不服,强行解释道:“挖矿挖的好,给钱,修城墙又不给钱。很多百姓,还抢着要去挖矿呢。”
  【给钱?】
  【阿瞒,我给你点钱,你去帮我挖矿去?】
  【有抢着去的,不代表大家都想去。再说了,你能给多少钱?能保证手下的将士们不会私自吞了?】
  曹操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但碍于面子,没好意思开口。
  程阳道:“要不,咱们去厂房看看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都时候一见便知。”
  曹操点点头,“也好。等我换身衣服。”
  二人换了身便衣,带着许褚等人,一路向铸造厂走去。
  刚到厂房,程阳便被认出来了。
  “长史大人,您怎么来了?”
  程阳笑道:“没事,带个朋友过来瞧瞧。你们这最近一段时间,来了多少新人。”
  “不少,二三百人。”
  程阳嗯了一声,刚要转身,忽然见几个衣衫褴褛的苦力,正在搬石头。
  他走过去,笑着问道:“你们几个,每月多少酬劳?”
  “酬劳?”
  一名苦力挠了挠头,似乎没听明白。
  程阳解释道:“就是工钱。”
  苦力呵呵一笑,摇头道:“没有工钱,我们只管吃饭干活。”
  程阳微微皱眉,再次问道:“没有工钱,你们还在这里干活?”
  苦力们点了点头,“要什么工钱,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这时,铸造厂的工头,急忙赶了过来,笑道:“长史大人,他们都是外乡沦落到许都的流民,无处安身的。咱们能管他一天两顿饭,已经很好了。”
  “最起码,不至于挨饿,有时候还有肉吃,逢年过节还会有酒。这种好差使,求都难求,还敢要工钱?他们哪是来做工的,简直是来享福的!”
  程阳听罢,忍不住叹了口气。
  【万恶的旧社会,不拿人当人啊!在他们眼里,这些苦力只能算是奴仆,连正常人都不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不是人人都懂……】
  曹操蓦地一愣,站在原地,仔细品扎着程阳那两句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得好,说得妙啊!
  当年,骊山十万刑徒,被始皇所困,留在留在咸阳回不了家。
  倘若,他们万一发起疯来,那咸阳城岂不是早就没了?
  曹操正自惶恐后怕之际,程阳突然笑呵呵的道:“饭,自然是要吃的,活,也得干。当然,钱也得拿。以后,凡事新来的苦力,每人每月的最低标准是四百钱。干的越多,给的越多,按多少结算。”
  几名苦力愣了愣,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反应过来,想要道谢的时候,程阳已经离开,往厂房府院走去了。
  到了屋内,他先左右打量一番,随后拿起桌子上的书册看了起来。
  书册之中,记录的都是苦力的姓名、籍贯,等于是他们的户籍资料。
  有些,确实是来服徭役的,有些,是流落到许都的流民,还有些无名无姓的,基本上可以断定,是铸造厂里抓来的乞丐之类了。
  程阳感慨一回,拿着书册挨个往下看去。
  这一看不当紧,却突然发现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
  【马钧?】
  【他不就是古代科技史上,最有名的发明家?】
  【难道说,他也被阿瞒当做苦力抓了过来,正在铸造厂里搬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