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之章(2)
作者:百骸      更新:2025-10-13 18:06      字数:5307
  一段视频,里面是一男一女在酒店大床房里痴情欢爱的画面。
  两具白花花的肉体彷佛堆积的脂肪互相产生猛烈的碰撞,动作声响极大,他们嘴边发出原始动物在繁衍交配般的低吼长鸣声,语言直白露骨,低俗下流。女人呻吟娇嗔,胸前两对饱满的乳房随着身上男人打桩似的奋力抽插摇晃形成残影,达到高潮时,他们难以压抑地溢出几声爽快的叫唤。压在上面的男人随即怒骂一声并内射,完后拔出紫黑色的性器,浊白的精液从女人阴道口里往下流。
  简直语无伦次。温晚池颤抖着身体看完这段视频和附带的消息后,当即“啪”地一声扔下手机,双手死死捂住嘴,立刻冲向卫生间里呕吐不止、放声大哭。
  吐出来的呕吐物仿佛带着从心脏里挤压出来的红色血液。
  基于愤怒、怨恨、失望、绝望,交织缠绕在一起的产物。
  怎么会这样?到底为什么啊??
  其实她早该知道的,迟早会到来的,而她不愿相信和承认。
  对方一开始只是因为钱才接近她、戏弄她,根本对她没意思。
  当她试图在公共场合拿出证据进行反抗和质问的时候,对方恼羞成怒地将她拉到暗地,开始变本加厉地贬低、打压、辱骂她。
  她体无完肤。
  她痛彻心扉。
  她下跪乞怜。
  她选择原谅。
  她讨好对方。
  她失去自我。
  两个人重新回到过去了吗?
  不,没有,依旧在冷落、忽略、疏离、诋毁、胁迫、控制、榨取着她……
  付出金钱为代价,想要得到的也只是一句廉价的“我爱你”。
  伤口仍在持续流血,美好的憧憬随之破灭,所以那些像文学作品中描述的爱情又在哪里呢?!它是如此的美化、虚幻、缥缈!
  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一夜之间,关于温晚池的流言蜚语在校园里迅速扩散。版本多样,细节丰富:说她表面清纯文静,实则拜金虚荣,为了钱同时周旋于多个年轻富二代之间,脚踏好几条船;说她被校外有妻有子的老男人包养,私生活不检点;甚至还有伪造的聊天记录和模糊的照片。
  “她高中就是靠家里砸钱和拉关系进的私立女校,其实根本就没有人家大小姐的内涵修养。”
  “怪不得平时一副高高在上、不爱搭理人的样子,原来是假清高啊。”
  “她那些名牌包包和衣服,看来就是这么睡来的,床技了得呀。”
  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能感受到说三道四和窃窃私语,人们对她避之不及。她试图解释,但她的声音在无休止的谣言面前微弱得可怜。
  如掉入水中使尽浑身解数地扑腾着身体,没有任何用处,反而陷得更深。
  焦虑、恐惧、羞耻、愤怒,几乎将她逼疯。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上课无法集中精神,走在校园里都感到呼吸困难。
  那段失败的恋情,背叛的滋味,导致她对男女亲密关系产生彻底的怀疑,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和心理创伤,恐惧异性的接近搭讪,害怕他们伤害自己。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鼓起勇气,私下找到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咨询。接待她的是一位三十多岁、气质干练的女律师。温晚池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包括被骗的钱财和被造的谣言。
  女律师安静地听着,目光锐利而冷静,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同情或惊讶,这种专业的态度反而让她感到一丝安心。
  “温小姐,”女律师等她说完,开口道,“首先,关于钱财,如果有转账记录,追回是有可能的,这属于欺诈。其次,”她目光如炬地看着温晚池,“不仅仅是为了把钱追回来吧?他造谣你了,对吗?”
  这一句精准的叩问,瞬间击中了温晚池的委屈。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比起钱,那些污蔑她人格、摧毁她名誉的谣言,才更让她痛苦不已。
  “我没有责怪你想通过转学来逃避这个环境,”女律师的声音放缓了一些,“我非常理解,这是自我保护的表现,不是懦弱和一味忍受。流言蜚语有时比刀子更伤人。但是,”她语气变得坚定,“你想清楚,是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让造谣者得逞,还是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清白和权利?”
  “能拯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社会上这么多专业人士,这么多机构,你不是孤身一人。”
  女律师条理清晰、临危不乱的分析,深深震撼了温晚池。她在那一刻,强烈地渴望成为像女律师那样的人——专业、强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牢牢掌控自己的命运,不为他人左右。
  然而持续的纠缠和法律程序带来的二次伤害让她身心俱疲。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转学,这是她在当时情境下所能做出的、对自己伤害最小的选择。
  “与其继续纠结下去,还不如专注自我身心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
  她这样告诉自己,也这样告诉担忧的父母。于是她在父母的安慰和建议下接受了系统的心理治疗,试图抚平情伤和谣言带来的创伤,也将这段经历深埋心底,通过时间隐藏那道新鲜的伤口。
  新学校还不错,她认识了几个聊得来的舍友,虽然她们每天都在分享自己的男朋友有多么好,对自己多么关切。她们问温晚池有没有谈过恋爱时,她却只是笑笑说没有,并且以后也不打算找,一个人过挺好的。
  温晚池对自己说:“人无法成为没见过的人,想象也只是想象,真正要去做到的取决于自己。”
  “所以一定要学会把最重要的投资回归到专注自身。只有自己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只有自己才可以成为最永恒的靠山和未来。”
  大学毕业后,她重拾心情打起精神,决定找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重新开始,于是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教语文,兼班主任。她投入了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去工作,用温柔和善意对待孩子们,以温暖治愈心中的伤痛。
  “温老师是个很温柔善良、很漂亮的人噢!我们喜欢你!”孩子们这么说。
  家长会上也有家长握着她的手表示感谢,说自己的孩子在班上学会了很多,能有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真的很荣幸。
  她从不疾言厉色,脸上总是带着女校时期训练出的、恰到好处的微笑,只是这微笑背后多了几分来自真心的温度,那份感情非常炽热,人们需要着她。
  这种认真工作后得到的正向回馈,像微弱的火苗,一点点烘烤着她潮湿的心。她甚至开始觉得,或许可以在这里安顿下来,慢慢愈合伤口,过一种平静如水的生活。
  但现实生活是不会如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的。
  麻烦来自于同校的一位男教师,对方比温晚池年长几岁,教体育、自来熟、吊儿郎当,在校内似乎有些人脉和地位。
  从温晚池入职开始,对方就表现出了过分的热情。起初是工作上必要的接触,后来便逐渐越界。
  对方会以关心同事为名,在她下班时恰好出现,提出顺路送她回家;会在集体备课或午餐时,刻意坐到她身边,身体有意无意地靠近;会在手机上发一些看似玩笑、实则暧昧不清的消息。
  温晚池对此感到异常不适。阴影尚未散去,她对异性这种充满侵略性的接近方式有着本能的警惕和排斥。她尽可能礼貌地回避,明确表示不需要接送,对无关工作的信息选择延时回复或不回。
  她的疏离和客气,似乎被对方解读为了“矜持”或是“欲拒还迎”。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肆无忌惮。
  一次年级组聚餐,大家围坐在圆桌旁。对方故意换到了温晚池旁边的位置。席间,借着给旁边人递东西的动作,手肘“不经意”地重重蹭过她的胸部,弯下腰捡东西时,还会有意无意地触碰到她的大腿。
  那瞬间的触感让温晚池浑身一僵,胃里一阵翻涌。
  她猛地缩回身体,咬紧下唇,脸色发白。对方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和旁人谈笑风生,只是在无人注意的间隙,投向她的目光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洋洋自得。
  聚餐结束,众人走向餐厅门口。对方又凑了过来,带着一身酒气,压低声音对温晚池说:“温老师,别总是那么冷淡嘛。你看你,一个女人在这里上班多不容易啊,有个体贴入微的男人照顾自己不好吗?”
  温晚池紧紧攥着包带,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强忍着恶心,冷声道:“请您自重。”
  “自重?”对方嗤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几个同事隐约听到。他上下打量着温晚池,那种目光像是在评估一件商品。“温老师,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知道,你们这种从大城市来的、念过好学校的姑娘,眼光高,感情保守,性格也比较害羞,放不开。但是嘛,”他顿了顿,脸上泛起油光,嘴角咧开一个自以为潇洒的弧度,几乎扬到耳朵,神态写满了猥琐与居高临下的评判,“听过一句话吗?女人就像甜品店里的蛋糕。”
  旁边有同事好奇地看过来。
  对方更加得意,声音也扬高了几分,仿佛在发表什么高论:“说是盘子里的这块,如果不是最贵的,那就一定是男人最喜欢的!”他说着,那只油腻的手甚至试图再次拍向温晚池的肩膀。“我懂的,像你这种温温柔柔的女人,就需要依靠一个强势的男人,而我就刚刚好是那个人选,看不上我就是你不识抬举!”
  “轰”的一声,温晚池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
  傲慢、自大、为所欲为。这句话将女性和她,彻底物化、贬低、侮辱!完全无视其独立的人格和意志!
  怎么定义一个人是不是贵?钱还是外貌?凭什么又以这些去衡量一个人的灵魂与价值?
  温晚池无法接受这种高高在上的言论。
  还是觉得她心思单纯,人很好骗?
  莫大的屈辱感和愤怒让她浑身发抖。她猛地后退一步,避开了那只袭来的手,抬起眼,目光如同冰锥,直直刺向对方。
  “这位老师,”她的声音因为极力克制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请你放尊重一点!我不是什么蛋糕,也不需要你来定义喜不喜欢!你的言行已经构成了性骚扰,我会向学校领导反映!”
  也许是她的反应过于激烈和直接,也许是“性骚扰”这三个字终于起到了震慑作用,对方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周围同事也露出了诧异和尴尬的神情。
  温晚池不再看他,转身快步离开,将那片令人窒息的空气甩在身后。她的手一直在抖,直到走进无人的小巷,靠在墙壁上,大口喘息,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
  不仅是愤怒和屈辱,还有一种沉重的无力感。为什么?为什么她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却总是遇到这样的人?难道她身上就写着“好欺负”几个字吗?
  这一次,温晚池没有选择像大学时那样独自承受,然后一走了之。
  高中经历教会她“表面不动声色”,大学经历教会她“使用法律途径”,以及内心深处那个渴望强大、不愿再任人宰割的自我,在此刻汇聚成了一股力量。
  她不会逃避了。
  哭了很久,直到眼泪流干。然后,她擦干脸,回到租住的公寓,打开电脑。
  她开始冷静地、详细地记录每一次对方越界的行为:时间、地点、在场人员、具体言行,以及她当时的反应和感受。
  她翻出聊天记录,将那些暧昧不清、带有骚扰性质的消息截图保存。她甚至联系了当天聚餐时坐在她另一边的女老师,委婉地询问是否注意到对方的异常举动,那位女老师虽然说得不详细,但语气中的同情和暗示,也成了间接的佐证。
  她没有冲动地直接去找校长,而是先联系了学校的工会女委员和主管师德师风的副校长,并且预约了正式的面谈时间。
  面谈时,她将收集好的材料打印成册,条理清晰、语气平静,客观地陈述了事实。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并明确指出对方的行为已构成性骚扰,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对她个人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困扰。
  “温老师,我们知道你受委屈了。”副校长试图和稀泥,“他这个人吧,就是说话比较直,没什么坏心眼,可能就是方式方法不太注意。你看,是不是可以我们内部调解一下,让他给你道个歉赔个礼……”
  “副校长,”温晚池打断他,目光坚定,“这不是说话直不直的问题,这是性质问题。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方式方法’的范畴,是明确的、持续的性骚扰。我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轻描淡写的道歉或赔偿,我需要学校对此事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处理结果,确保类似事情不会再次发生,确保我和其他女教师有一个安全、不受骚扰的工作环境。”
  她的态度坚决,证据充分,逻辑清晰。
  校方迫于压力,也为了息事宁人,进行了严肃处理,那名男同事被成功劝退。
  事情看似解决了,但温晚池内心依旧是苦涩的。
  经过此事,她在学校里的处境变得微妙。有些同事佩服她的勇气,私下表示支持;但更多人是敬而远之,觉得她“不好惹”、“小题大做”。那些探究的、好奇的、甚至带着一丝怜悯的目光,依然无处不在。她再次感受到了那种被无形孤立的感觉。
  不幸的是,这次事件再次触发了她对男性的深度不信任和恐惧。
  那猥琐的目光、轻佻的言语、肮脏龌龊的触碰,如同梦魇,时常在她脑海中回放。她发现自己依然无法建立起健康的、深入的亲密关系。那种对异性靠近的本能抗拒和生理厌恶,比大学刚毕业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份她曾经寄予厚望的平静工作,已然失去了最初的纯粹,脏掉了、坏掉了。环境依旧复杂,人心依旧难测。
  她要将那些不堪的回忆彻彻底底从脑子里踢出去,发了狠,残酷地剔除掉,犹如一片片剥落的附在骨根上的肉糜,却是多余的、恶臭的、带着酸腐的馊味。
  最终,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温晚池递交了辞呈。
  她想换个环境,出去走走,去到另一个地方。
  她收拾好行李,与父母告别。
  离开这座城市,继续向前走。
  直到找到一个真正能让她安心停靠的地方。
  又或者,直到她足够强大,强大到无需依赖任何外部环境,也能在大雨天为自己撑起一把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