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作者:汀柏荣荣      更新:2025-09-27 14:57      字数:3242
  于是沈知微果断开了专业学校,想来想去,还是专业学校培养人才比较快, 历时一年,毕业就能使,谁来了不说句效率?
  在统一标准之前必须要先制定标准,有些东西在一开始定下基础,能够省去不少功夫。
  比如沈知微一直以来都很想做的那件事——废除奴隶制。
  顺带着将殉葬打为陋习,坚决禁止,尽量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之前其实全天下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奴隶制的实行,所有人都认为努力是存在的,并且存在合理。
  这是因为之前的国家制度还没有从奴隶制彻底转换过来,现在新国初建,沈知微自然要给新的国家铺设一个基调。
  坚决杜绝奴隶制的复辟,就是这个新国家的基调,只有世上再无奴隶,人才会学着有一点自尊,明白自己是人而不是畜生。
  想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自己身为人的权利,那是不可能的,封建社会存在上下阶级,此时并不是喊出人人平等口号的现代。
  沈知微只能向前推动一点点,她只能给那些可怜的底层人,一个身为人的机会。
  废除奴隶制,沈知微一提到这个新制度,朝廷上就有臣子反对,跳的最高的就是家里奴隶最多的,之前沈知微不封王封地,这群朝臣拼命反对,是为子孙后代争夺利益。
  现在他们反对,则是为了自己。
  沈知微的名声已经没有刚刚一统天下是那么好了,要不是有报纸在前头撑着,这些贵族指不定会将她的名声抹黑成什么样。
  可见这些贵族也不是纯吃白饭的,一个个还是稍有些手段。
  只是沈知微不在意此事,她要是在乎所谓的名声,那她这辈子还当什么皇帝,不如去当个亡国之君,或许如北王一般,死前殉国,还能留个“千古美名”呢,况且真正的名声该如何论,与此刻的贵族们掰扯不清,自有后人评说。
  沈知微完全不受名声攻击的影响,这点让不少贵族有些无措,对于贵族们来说,辖制一国之君的方法并不多,名声是其中最好用的法子,当国君不注重名声的时候,他们就得想其他办法。
  其他法子,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当今皇帝的底线,然后皇帝送给他们一个灭族礼包,让他们全族在地下团聚去,这让贵族们更难受了,难不成就这么看着皇帝为所欲为吗?
  好像暂时没别的办法,不想死就只能看着,关键是,哪怕他们拼上自己的一切,也没办法和皇帝抗衡,死了也是白死。
  废除奴隶制这事儿从年头吵到年尾,终于还是贵族们后退了一步,贵族们咬死了这一代的奴隶,不让沈知微给这一代奴隶民籍,下一代开始,奴隶得主家的应允后,可复还民籍,沈知微最后同意了此事,并且给奴隶定下了和普通庶民一样的被教育权,即去学堂识字的机会。
  贵族们见沈知微松口,自以为这场战争,他们不算输得一败涂地,而且还给日后留了个机会,也就不再折腾什么了。
  却不知,给奴隶被教育权,就注定了他们未来会失败,他们以为自己只要不让奴隶复归民籍,就能拿捏那些奴仆一辈子,叫自己永远有忠心的奴隶可用,却不知道,当一个人获得读书的机会后,灵魂就会被唤醒,会明白何为人,何为做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向往自由,向往自主,没有人会向往当做一个任打任骂,随时可能会丢了小命的奴隶,哪怕那个人被忽悠的脑子傻了,身为人的本能,也会一直将人引导向光明。
  刚建国的这一年真的很忙,沈知微不光要跟贵族们斗智斗勇,还得跟她的子民们斗智斗勇,尤其是那些偏远之地的子民,让他们舍弃旧日的一切,适应景国的新标准,这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沈知微花费很多耐心与精力。
  沈知微倒是不怕在子民身上花费耐心,因为她知道,这是一条有正反馈的路,只要她坚持下去,总有云开月明的那一日,和跟贵族们斗智斗勇不一样,就那群贵族,沈知微想,跟他们缠斗只会将整个国家拖入泥沼。
  明明都是她的子民,却给她截然不同的体验,当皇帝可真是太棒了,每天都能见到新的碳酸钠(纯碱)人。
  忙个不停的人不光是沈知微,她的心腹们也各有各的忙碌,其中闻桃是最忙的那个,因为沈知微需要很多基层官吏,因此闻桃又开设了专科学校,她没当老师,当得校长,结果就是几个学校,成千上万的人全都由她来管理,成日里忙得都算不得披星戴月了,那叫不眠不休。
  一天好像就睡四五个小时,沈知微没事儿就让几个擅长调理身子的医者去看看闻桃,怕闻桃跟她一样过劳死。
  等第二年,事情少了许多,专科学校关闭了,再开设就是其他科目了,闻桃总算是没那么忙了,甚至还有闲暇时间跟她好久没见的师妹见个面。
  琼玉今年调回了盛都,直接入了吏部为侍郎,眼见前途一片光明,等之后吏部的老尚书辞官,琼玉应该会直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一部之首,分量十足。
  “师姐,好久不见。”
  临街酒楼的三层,靠窗的雅座,只需往外稍稍转头,就能看见人群熙攘的市集。
  这里是闻桃最喜欢呆的地方,她喜欢这种热闹,充满了人间特有的温度,叫人心平稳安定,也让她能在繁忙之中驻足片刻,享受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
  闻桃上下打量着许久不见的师妹,比起以前,师妹显得成熟了许多,不光是外表上的成熟,更是一种由心向外的稳重,与以往不同了。
  “许久未见,长高了,还胖了些,看来在云地也没亏待自己。”
  一开始琼玉是去了汴地,后来又被调到云地,她管理内政是一把好手,不管是多混乱的城池,到她手上也能迅速安定下来,所以沈知微很喜欢用她。
  “师姐消瘦许多,要多注意身体,公务繁多,非一日能处理完的。”
  琼玉也看了看闻桃,第一反应就是闻桃瘦了很多,她记忆中的师姐永远温润如玉,鲜活动人,可眼前的师姐,比记忆中的她要疲惫许多。
  “何尝不知公务非一日之功,只是光一日之功就足够累人了,最近皇上免去我不少杂事,不然更累,你这次回来后,想必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盛都,之前买下的宅院可算是能住进去了。”
  有关朝廷之事,闻桃并不想多谈,反正苦累的日子已经过去,接下来每一天都会比之前要强,与其说那些扫兴的事,不如说说家常。
  琼玉点点头,想起她那空了好几年的宅子,颇有些无奈地说:“宅院太久没有住人,需得修葺一二,不知可否借住师姐府上几日?师姐府上,应该还方便吧?”
  琼玉说的话似乎另有所指,闻桃一下就听出来了,她无奈请摇头,抬手指了指琼玉说:“方便,后院空着呢。”
  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复,琼玉满意地笑了,但随后她又问:“师姐怎么也不选几个美人相伴身侧?我要到何时才能看见师侄啊?”
  “之前没时间,我都忙成什么样了,以后再说吧。”
  闻桃身为大权在握的一朝太傅,才名远播,她要是点头说想要人,不知多少美人会如飞蛾般扑上来,她想要什么样的都应有尽有。
  但她一直没有想过这些,正如她所说,她太忙了,忙得没有一点儿空闲的时间去想那些,但凡有休息的时间,她都只想一个人呆着,哪怕是看人来人往的街头看上一天,都比去找几个美人相陪要强。
  “盛都如今还未曾彻底稳定下来,身为皇上的心腹臣子,需得小心谨慎,莫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喜好,以免被人所利用。”
  闻桃怕琼玉太久没有回盛都,将一些习惯带回来,比起闻桃,琼玉在云地和汴地都有不少与她有所牵连的美人,之所以要修葺宅子,就是因为一些跟着她回来的人没地方住。
  之前买下宅院的时候,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所以宅院比较小,现在要安排几十个人住进去,肯定要扩增些。
  听到师姐的告诫,琼玉立马点头应下,随后又说起自己这些年在外的事情,谈及那些后宅的美人,琼玉表情冷淡,看不出她有多热衷此事。
  闻桃这才发现,或许是她误会了师妹,师妹并不是好色之人。
  琼玉似乎看出了闻桃的疑惑,温言解释说:“汴地云地不比盛都附近,盛都这儿的贵族都被皇上几番压制,再折腾也翻不了天去,而地方上的贵族靠着诸侯王,也算是称霸一方,若是不收下那些人,借助贵族的力量,如何能安定一地?”
  闻桃明白琼玉的不得已了,她微叹口气,劝道:“世家联姻,自古便是借力打力的好法子,但是盛都的规矩多为皇上定下,皇上不喜此事,至今后宫未有一人,你以往不得已,今后需得关上那后院的门,别让他们再行联手之事,出了事牵连了你,便不好了,还有,女子怀孕到底不易,你……”
  “师姐放心,此前我寻青竹要了些药,叫后院那些男子服下,我孩儿的父亲,怎能是那群谄媚无能,空有美貌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