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汀柏荣荣      更新:2025-09-27 14:57      字数:3186
  “罢了罢了,别提了,等之后早朝的时候,予再跟诸位大臣好好商议,下棋,下棋!”
  闻桃其实已经明白沈知微的意思,并且在内心有些赞同了,帝这个称呼也不是第一天有的,以后大王想要称帝,帝这个称号就只属于大一统天下时的天子,霸占一个帝的称号,天下不会有人反对。
  闻桃觉得,刚刚大王提出来的三件事,在众臣心中,恐怕最不能接受的反倒是第一件事。
  改分封为郡县,这事儿不单单是事关一人利益,而是事关千秋万代贵族的利益。
  不能成为诸侯后,建功立业的诱惑都少了许多,闻桃心道此事还得细细再行商量,无奈沈知微是真的打算改一改自己对工作的恋爱脑,接下来一句工作都不提,闻桃说,她也不接茬了。
  把闻桃搞得不上不下,心里特别别扭,一直到最后从宫里出来,她还跟沈知微提了一嘴那三件事,说自己回去后就会写奏疏递上来,让大王千万谨慎行事。
  沈知微摆摆手,也不说自己听没听见,兀自低头看话本。
  话本是最近沈知微的最爱,有了印刷术和数不尽的纸张后,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犹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因为科技的大跨步,文学题材也从诗词一下子跳跃到了中短篇小说。
  加上教育的普及,那些刚刚接触教育没多久的庶民,遣词造句的时候没有贵族们简明扼要的特点,反倒更接近沈知微在现代看的白话小说。
  准确来说是半文半白,当前的教材还是以文言文为主体,以前碍于书写的竹简版面限制,文言文大行其道,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的。
  沈知微已经很知足了,她刚穿过来那会儿要什么没什么,现在能吃上一口炒菜,看一眼小说,她还要什么自行车?
  ……
  自行车还是得要的,工业如果真的发展起来,别说自行车,火车汽车她都想要。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不停前进的,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生死而驻足,哪怕是一时名声大振的君王枭雄,人死不过是一捧黄土,没了生气的尸体罢了。
  所以各个诸侯王的死亡,不会影响到庆祝中的大周子民,也不会影响到沈知微改革国体的意志。
  沈知微刚透露出她想要废除分封一事,就遭到了大部分臣工的反对,他们不光是反对,他们是拿命来反对,死谏都是轻的,有的臣工甚至想要带着满门上百口人一起死谏。
  不知道的还以为沈知微才是一统天下最大的阻挠。
  朝廷上明确站队沈知微的只有三个人闻桃、妫央和胡幼安。
  闻桃是沈知微先试探过,她有这个态度,算是沈知微意料之中,胡幼安则是万事都以大王的意志为先,别说是废除分封,就是让她去将满朝文武都杀了,胡幼安都不会眨一下眼睛。
  比较令沈知微意外的还是妫央。
  妫央一开始投到沈知微麾下,为的就是建功立业,这点他从未隐藏过,如果不能被分封为王,那他这十年的努力,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谈?
  沈知微不太理解妫央到底是怎么想得。
  有疑问的人不止沈知微一个,那些臣工见没法拿自己的性命去威胁君主,就找到了妫央头上,希望妫央能劝一劝沈知微,让沈知微知难而退。
  “大王一统天下,功绩卓著,注定是要名垂青史的明君仁主,若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在史书上留下昏君之名,岂不是因小失大?”
  跑到妫央面前游说的人出身妫央府上,曾是妫央的门客,妫央用人常是只看才能,不问出身,毕竟他的出身也没好到哪儿去,还喜欢跟游侠混在一起,名声都是臭的,因此这位门客的家世算不上显赫,后头更是没落了,勉强算得上是个寒门之后。
  妫央听了他这话,震惊抬头,发自内心地反问一句:“你真的认为,废除分封制是小,明君仁主的评价是大?”
  门客被旧主的话反问得头皮发麻,踌躇片刻后,点头道:“是,古往今来,能为明主者有几人?不怕与首辅说句心里话,原本大周大厦将倾,行至末路,大王若非明主,怕是要担上亡国之君的骂名,如今能更改名声,由极坏处转为极好,已是大周历代先王有灵,怎可更改祖制?不光令自身名声蒙尘,还违背了祖宗意愿!违反了周公昔日之本心。”
  “周王室的人如今只剩下大王了,周公昔日本心,也不是为了将大周的土地全数分给外姓人吧?”妫央嗤笑一声,怒斥道:“休要故作姿态,好似你们是忠君之臣,肱骨栋梁一般!况且,大王就算真的要分封,那也是封太宰,封大将军,甚至封我为王,干卿何事啊?”
  妫央以前在外头跟人打舆论战,别的不说,这嘴皮子功夫算是练出来了,说起气人的话,那是一套接一套。
  妫央说完,抬眼冷漠地看了一眼昔日的门客,如今的同僚,又道:“看在往昔情分上,多余的话,今日便不说了。你们觉得大王是仁君,而今我只想问一句,仁君能依靠她的仁慈打天下,灭诸侯王吗?”
  什么仁君,被灭的那些诸侯王里,或许有仁君,而他们的大王,绝不可能在仁君之列。
  大周的军队在外面杀敌,难不成都是胡幼安的命令?
  门客听了这话,脸色唰的一下变为惨白,他颤颤巍巍直起身,拱手一拜,满脸惭愧地说:“今日得首辅一言,胜过读书三载,还请首辅原谅今日之事,下臣告辞。”
  他回去后一定会好好劝一劝,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
  但既然都说是冥顽不灵了,光靠口头两句劝说,又有何用?
  妫央微微颔首,不再将心思放在那些跳梁小丑身上,而是开始想,该如何完成大王的三个愿望。
  后两者都算不得难,这不再分封诸侯一事,实在是困难重重。
  依靠三寸不烂之舌,是没法说服满朝文武,乃至于天下贵族的,想要说服那群人,要靠真金白银的利益,或是,无法转圜的力量。
  多大的利益能说动那么多人?如果真的要割舍出那么大的利益,不就违背大王的初衷了吗?
  所以,从始至终,对于这件事都只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
  妫央能想到的事情,聪明人都会想到,只是或早或晚,那些闹事的贵族里也不乏聪明人,见好几日大王都没个动静,聪明人都反应过来了,在死亡和生存间,聪明人只会选择生存。
  如果连命都保不住了,跟大王杠什么啊?关键是真豁出去性命跟大王抗衡到底,也不可能改变大王的意志,因为对于大王来说,这件事还有一个顺利实行一切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将不听话的人,通通杀了。
  只要能说出反对二字的嘴全都闭上,事情不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死谏,在沈知微这里从来都行不通。
  等过了一段日子,朝中反对此事的声音还没有断绝,沈知微也不多劝说,更没有私下沟通,直接让烟霞和胡幼安联手,一个查罪证,一个带兵抓人。
  官场上身居高位的人,就没有一个人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或许每一个帝王在登上属于她的皇位前,都会用鲜血铺成一条路。
  第98章改国号为景,称皇帝,一……
  天下还未完全一统, 景昌的刑场就已经血流成河,多少人上奏请求沈知微叫停烟霞和胡幼安的抓捕行动,沈知微都无动于衷。
  那些人各处求人,闻桃为了避免闻家成了被抓的一员, 直接称病在家, 闭门谢客, 而妫央因为是首辅,不光没法躲, 还得往上迎, 烟霞和胡幼安每次行动前都得来他这儿报备。
  好在妫央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 除此之外, 他没有血脉相连的族人,那些贵族想要拐弯抹角的讨好妫央都难以下手,毕竟那些贵族之前嘴上没说, 实际心里都瞧不起妫央有个当过奴隶的母亲。
  现在让他们低头去讨好一个曾经瞧不起的女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有些贵族宁愿去销毁自己过往犯罪的证据, 也不愿意向一个奴隶低头哈腰。
  妫央很喜欢贵族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自尊心, 因为他也不想和这些注定会死的贵族走太近, 他是没有族人做软肋, 但他本人还想在高位上呆着,要是被这群人连累, 丢了大王的宠爱, 妫央能被气死。
  沈知微坐于王座之上,低头看着底下的这群贵族如困兽一般,逐步走向疯狂,求救无门的绝望之下, 有些贵族脑子一热,选择铤而走险,想要联合起来与沈知微为敌,他们不敢谋逆,这天下几乎都是忠于沈知微的将领打下来的,稳固的很,沈知微又治理有方,就算这些贵族有部曲,有武器,他们也没法和朝廷相抗。
  所以他们只想让沈知微忌惮他们的力量,由此停止那疯狂的围剿,从而逃过一劫。
  现在,没人再讨论沈知微那三个愿望合不合理了,他们只想活命。
  沈知微对于这种情况喜闻乐见,等贵族们短暂联手后,沈知微顺势就下了台阶,没有再紧抓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