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08节
作者:
志鸟村 更新:2025-08-21 17:54 字数:3096
“伤处基本符合高坠的特征。”吴军等彻底拍完照了,才开始翻动尸体,检查体表伤处。
高坠伤的特征其实很容易理解,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损伤通常由一次性的暴力形成。
当然,像是成龙那种,从楼上掉下来的时候还连绊带摔的,肯定是不行的,得要再次检查。
但正常人,从楼上掉下来,基本就是触底的那一下子。
这时候,即使尸体有多处的损伤,但受力的方向,应当是一致的。
如果不一致,那就要考虑死前受伤,或者抛尸的可能性了。基本也就是向着他杀的角度去考虑了。
当然,高坠伤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但那里面的大部分,都是到尸检环节去观察的。
吴军只要能确定,确实是高坠死亡,就已放心一半了。
城市里面,高坠死亡,大部分都是自杀的。
也就是非正常死亡,但算不得命案。
江远在旁做记录,并提醒道:“手臂是不是有一个侧向遮挡的姿势。”
“恩,说明不是抛尸。”吴军赞同。
下落的时候有意识,自然不是抛尸。
对于某些高坠的尸体,现场判断是否抛尸并不容易。
而抛尸通常也就意味着是命案。
不是你杀的,为什么要抛——这种话用在抛尸的语境中,一般是没毛病的。
另外,坠亡的时候有意识,说明也不是处于醉酒之类的状态。这就距离自杀更进一步了。
至于意外还是自杀,这两者从法医的角度,其实不是很好区分的。
甚至说,自主高坠,还是被人推下楼,从法医的角度来看,也都不太容易区分。
虽然说,确实可以从摔落的距离等方面判断一二。但如果推的不够远,或者死者是一跃而下的呢。
是否自杀,更简便和准确的方案,还是应该从死者生前的状态,以及起坠现场的勘查来判断。
吴军于是问旁边的警员:“起坠现场确定了吗?”
“还没有,正在询问和查监控。”警员的回答略略有些让人意外。
吴军微皱眉:“不是从楼顶跳下来的吗?”
旺河大厦是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外立面是没有类似住宅楼阳台的设计的。所以最方便的跳楼地点,就应该是楼顶。
它大部分的窗户,都是半开的构造,位置也都比较高。
而这么憋屈的窗户造型,想来不容易被自杀者选用。
警员“恩”的一声,道:“有目击者看到是从高层跳下来的,具体的楼层不太确定。”
“行,那找到了再说。”吴军皱着眉头回到尸体旁边。
他现在的感觉就有点不太好了。一般人自杀,就算是从窗户里窜出来的,高低得有一点时间做思想斗争,有的人在跳楼前,巡游在起坠现场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的都有。
而目击者连哪个楼层都没看清楚,说明在窗前的时间肯定不长。
那种风风火火的跑过来,一刻不停的爬上窗户跳出来的人,也不是没有,但确实少见。
等于说,案子看起来又不太像自杀了。
同样收到了消息的黄强民表情也不好看,走过来,道:“尸体上,能看出什么来吗?”
要是有防卫伤,或者任何明显的伤处,都可以直接向着他杀来考虑了,也免得大家再胡思乱想。
然而,并没有。
吴军蹲了下来,道:“我们先检查尸表吧。看看能找到点啥不。”
高坠的尸表检查不容易定性,因为意外情况太多了,尸体还可能在地上二次回弹,更加复杂。
不过,法医就是做这个的,在没有更好的手段的情况下,就只能用次好的手段来做事了。
江远倒是情绪稳定。
他就单身狗一只,回家也没有一定要做的事,解命案也就解命案了。
江远这次没有跟着吴军检查尸表,而是在旁道:“师父,我想先擦点附着物。”
“好,你先擦。”吴军一口答应。
江远于是努力的取了面前,开始擦取死者身上的物证。
他主要是想采集一些微量物证。
如果死者生前跟凶手有抓挠,有拉扯之类的,就有很大的概率交换了微量物证。
哪怕凶手只是推了一把,也是有可能找到痕迹的。
当然,很难就是了。
江远低头找物证,时不时的还要侧头,借着阳光去看。用的最多的则是马蹄镜。
这玩意号称是刑科神器,做指纹的用,做现勘的用,做血迹的,做dna的,其实都用。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太容易被光线影响的放大镜,但在国内刑科界,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基本就这么一件武器。
也就是刑科人的话语权比较弱,否则,各种声音能把它拔高到pcr(做dna的仪器)的水平去。
“有人拍了视频。”一名警员跑步来到黄强民身边,声音颇大。
江远和吴军都抬头看了过去。
黄强民干脆转过身来,和几个人一起看手机。
手机里的视频很短,基本是机主瞄准了窗户,人就从窗户处落了下来。
窗户后方似乎也并没有人,换言之,这是意外?
江远眉头紧蹙,只道:“把手机留下来,别还给机主。我回去在加强一下。”
黄强民立即应了,又叮嘱楼上保护现场。
江远更是追着道:“我做完这里,马上去扫微量物证,警戒带尽可能的放远一点。”
黄强民皱眉,问:“你觉得不是自杀?是视频里隐藏了人?”
“不知道,我想再看看。”江远也确实是不知道的,他只是感觉不安心。
第152章 扫平现场
黄强民哪也不去了,就跟着江远,扫尸体现场的微量物证,然后爬上楼,扫起坠现场的微量物证。
他也不干活,也不说话,就跟着江远,看江远做事。
吴军等老刑警看着黄强民的身影,渐渐的感觉压力倍增。
黄强民属于比较有理想的刑警。
虽然说,理想这个词,用来形容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过于矫情了,但在警察队伍里,这个词偶尔还是用得上的。
要是没有理想的话,刑警大队长这个职位,会让人变的非常痛苦。
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
像是此刻,拿到了手机视频,黄强民其实可以按照自杀,先处理案件的。
因为这不仅仅是怀疑自杀了,已经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是自杀案件了
后续再有证据证明是他杀,无非再重启案件就是了。在法理方面,两者都是合规的。
如果一点理想都没有,单纯的考虑世俗的得失的话,结案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决定。
而且,也是最有利的决定。
因为这个案子,不是自杀的话,要么就是高智商犯罪,要么就是凶手运气极好,受害人运气极差的案件。
甭管哪一种,侦破难度都是杠杠的。
而要是侦破不了,那今年破的这么多积案,帮临县临市干的那么多活,可就全都白费了。
现案命案不能侦破,300分扣完,再给个合格的考评,都算是局里大开方便之门了。
但是,黄强民的理想国,不允许他这样做。
所以,在几名有经验的刑警眼里,黄强民是近乎鲁莽的在等着江远搜集证据。
“黄队。要不然,咱们先回去合计合计?”一名民警上前来建议。
命案还是很严肃的事,要不要立案,要不要启动,也不是刑警大队长一个人能做决定的事。
且到现在,黄强民要是再不做决定,局长和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也该出现了。
高坠默认是非正常死亡的。但如果情况复杂的话,局长和副局长照例也要来。
到时候,黄强民总得做出决定来,给局长做汇报吧。
黄强民自然知道下面的意思,但他看了看江远,只道:“你们再去对面楼,把各个办公室都跑到,有公共休息区的,监控视频也都拿到。旺河大厦这边也是,高层的办公室,必须全跑到。”
这就还是要当着命案做的意思了。
下面的民警见黄强民态度坚决,也都不啰嗦了,一个个转身做事去了。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黄强民又掏出手机,连发了好几条信息出去,同时继续跟着江远的步伐走。
归根结底,他还是相信江远。
要以案件破获量来说,江远一个人破获的命案积案,比一个中队的民警都要多。
若是把时间节点卡的近一点,宁台县刑警大队,最近10年做的命案积案肯定要多一点,可最近五年做的命案积案,都没有江远做出来的多。
江远有这样的实力,别的人可能还犹豫于他的年纪和经历。黄强民却是全程看在眼里的。
他可是经历过03年的dna潮的。
那时候部委刚刚开始推广dna,造成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