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0节
作者:志鸟村      更新:2025-08-21 17:54      字数:3412
  他从院子里退出来,脱了口罩和手套,就坐在小院对面,有点呆呆傻傻的看着院子里。
  人太累的时候就会这样,脑子都不想动一下。
  江远也是如此,他现在就不太愿意去想,为什么一个拾荒老人会被人殴打致死——
  拾荒中产生的矛盾?那又为何发生在其家中。而且,财物没有受到损失,里面的房间连翻动的痕迹都没有。
  更大的可能,凶手是冲着谋人来的。
  但依然,一个拾荒小老头,值当换一次谋杀吗?何至于此。
  这才是这个案子最难的地方,也是隆利县为什么急忙忙的喊人来增援。因为除非用技术手段,单刀直入的指向凶手,通常的破案策略,都不好使。
  常见的分析利益?不存在利益;见财起意?不存在财物;见色起意?也不存在色。
  江远看着院子门,回忆着之前看到的血迹,下意识的做起了分析。
  凶手很可能是跟着拾荒老头入院的,但进去以后就将之给揣翻了,这是因为开头的血迹,主要是溅落在地面上的,是自上而下的攻击动作。
  而在之后,拾荒老头并没有进一步的反抗,只是逃窜,并在逃避中,撞倒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覆盖到了地面上,形成了第二波的殴打……
  接着,是第三波。
  江远拍拍自己的脑门,持续的殴打,很大程度上,是报复和泄愤,拾荒老头得罪了谁?
  江远拿起了手机,又放下了。
  这么浅显的刑侦路线,隆利县的刑侦人员不会想不到的。虽然从刑事科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挺笨的,但技术以外的部分,不至于这么基础的内容都想不到。
  江远进而将想法延伸到自己所掌握和擅长的领域……
  一场持续的殴打和泄愤,可以假定,凶手会留下大量的痕迹。
  在剧烈的运动中,汗水会低落,头发会掉,头皮屑会飞,打的痛快了,说不定还会流鼻涕,打喷嚏,若是报复的话,说不定还会痛哭流涕,狂吼两声“我报仇了”?
  但痕迹在哪里呢?
  或者说,现场这么多的痕迹,如何证明,哪个痕迹就是凶手的,而不是拾荒来的物品所带来的?
  凶器和血迹!
  这两样,绝对不能是拾荒来的物品所带来的。
  现在,凶器还没找到,那首选就是血迹。
  大部分物品上的血迹,都是做了采样的,其中部分,还是江远做的。
  至于物品以外的,墙面和地面上的血迹,并不属于江远此前的工作范畴。
  问题重新回到了江远刚刚抵达,入门时看到的场景,他那时候正在看墙面上抛甩状的血迹,来自清河市的王澜法医当时说,“血迹有做采样”。
  江远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场景,一天一夜的疲惫感首先涌上心头,脑海中不由升起一个念头:就隆利县的技术员的水平,他们有没有给这些血迹做采样,又有什么关系!
  还不如自己再做一遍。
  怎么都比把拾荒院子里的所有物品擦一遍来的划算!
  第133章 重建现场
  凌晨2点钟。
  没有路灯,马路上,时不时的会有一辆车经过,大灯刺目,声音刺耳。
  天上星星点点,总数大约比在市区里看到的能多几颗。只是很少有人会抬头去看,还有闲情逸致数星星的人就更少了,就连孩子们,也埋首于桌前,再无心思。
  四周依旧有燥热的气息传来,不是真实的温度,更多的是一种焦躁的气氛。
  就好像那些下了晚班的工人,多是满脸的疲惫不堪。
  路边做夜宵生意的,脸也都板在那里,硬桥硬马的招揽几下人,就敷衍的收回了胳膊。
  闲逛的野狗,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也都懒得讨要食物,这个时间段下班的,喂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它也不愿冒着风险卖萌。
  路过的人里,许多人都在看手机屏幕,有的人骑着电动车,手里依然拿着手机看,握把左摇右拐的,也不在意,时不时的掌握不住平衡了,就停到路边,看一会手机再走。
  拾荒老人的院子里,刺眼的白灯打起来,本应该吸引许多的眼球,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拍张照就走,连围观的兴趣都欠奉。
  热点太多,瓜太多,大家都来不及吃。
  城中村这边发生点什么事,本地人自己都不是太关心。那些喜欢在网上发朋友圈和视频的人,也不太乐意将地点定位在城中村里。
  一个拾荒老人的离世,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江远不禁回忆起江村未拆迁时的生活,那时候,大家虽然穷,但时间也是真的很多。
  又懒又穷,反而有一种悠闲愉快的气息。
  而隆利县的城中村的生活又不同了,这里的人不仅穷,还没有时间。
  整个城中村是那种拆迁拆剩下来的状况。
  没有盼头。
  空气中都充斥着疲惫和无奈。
  回乡创业的青年们,除了离家近,并没有得到什么额外的东西。
  江远坐在树下,喝了一瓶水,全身还是很疲劳的感觉。
  不过他年轻,也没有感觉要猝死的样子,应该还是能干个通宵的。
  江远看着不远处隆利县的刑事科学技术中队的技术员们,很是无奈,他们兢兢业业,忙忙碌碌的像是蚂蚁窝里的工蚁一般,但工作却看不到尽头。
  江远忍不住叹气。
  这些技术员们的技术,撑死可能才到lv0.8。
  如果他们足够认真,在一片限定区域里找到凶手的dna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假设凶手确实留下了dna。
  可是人的精力有限,尤其是长期专注做细节细微的事情,还是很勉强。
  拾荒老人的小院,难度几乎像是加了立方。
  换一个别的案件,可能表现的还不会这么明显。
  普通人家的普通丈夫,普通的家暴一下普通的妻子并致死,那普通的家居环境,通常都是2d水平的。
  如果做了全屋定制,并且在全屋定制的房间内杀人,那充其量也就相当于3d水平。
  假设全屋定制花费了15万,那在全屋定制的房间内杀人,也就多浪费警局5万块钱的办案经费,顶头了。
  但拾荒老人的小院是什么结构?
  4d的!
  不仅有平面,有高度,物件之间还有血迹和dna等信息。
  也就是说,在拾荒老人的小院里擦证据,你不仅要擦表面的,你还得把那些复杂的物件捡起来,擦里面的部分。
  拾荒老人被殴打的地方,物件反复被冲击,反复覆盖之前的证据,堆叠出了惊人的复杂度。
  若想做的再细致一些,那还得考虑到时间因素,因为各个物件掉落的时间还不同,有先后次序,那就会在先后不同的时间沾染到不同的证据。
  最后,也是最总要的一点。即使在场的这些lv0.8的技术员们,能够擦到凶手的dna,如何证明它是事发当日沾染上的,还是事前沾染上的。
  要换成江远的lv4的犯罪现场勘查,他可能还有些办法来做区分,可lv1以下的技术员,想这些事情都是白想。
  而且,就算江远有lv4的犯罪现场调查,他也不想用来做类似的区分。
  太复杂了,诉讼环节怎么给法官和检察官解释?
  所以,最好的证明方法,江远觉得,还是盯着血迹和凶器。
  进一步的说,别看这群男人现在擦dna擦的浑身酸软无力,整个人都变弯了,可他们的成果想发挥作用,比擦dna更难。
  江远决定拯救他们……同时挽救自己。
  江远回到拾荒老人的小院,站在门口,再看看一群技术员忙碌的声音,咳咳两声,道:“我有个想法。”
  一群已经做麻木了的技术员,用无神的目光注视着江远。
  “我想优先寻找血迹证据,看看能不能找到凶手留下的血迹。”
  见众人都看过来,江远继续道:
  “如果不行的话,也可以通过血迹形态分析来判断一下,凶手接触过现场哪些物件,从而缩小dna检测的范围。”
  血迹形态分析就等于是重建犯罪现场了。
  而通过重建犯罪现场,就可以“看到”凶手在拾荒小院内的行进路线,以及大部分的动作。
  如此一来,那些距离凶手比较近的物件,就有更大的可能,沾染上凶手的dna。
  几个技术员的表情从麻木到有点兴奋然后又有点麻木。
  “这跟上级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可不一样了。”
  一名叫侯小勇的现勘先出声。
  江远不急不缓的道:
  “刑警队这边给你们的任务,不可能是按照某个顺序擦dna吧。做现场勘查,本来就有轻重缓急,如何把握,不应该是现场勘查的职责范围吗?”
  几名技术员都很不硬气,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隔壁县法医居然这么硬气。
  其中一个年纪大的技术员老李不由得站起来,趁机伸展了一下腰,扭了扭,道:“小江啊,如果按你的说的办法,漏掉或者污染了dna,怎么办?谁担责?”
  其他隆利县的年轻的技术员有点不好意思低头了,他们的技术方面本来就拉胯,一方面是技术不行,另外一方面也是这踢球能力太强。
  现在居然要把皮球提给外县帮忙的法医,年轻技术员还是有点脸皮薄的,尤其是刚刚还吃过江远给的食物抽过他的好烟。
  “就目前这个环境,哪个dna没被污染?”江远一哂。
  有两名技术员也没眼色的笑出了声。
  确实,就这个现场,还谈什么污染,拾荒来的物件上面,全是不知名的dna。
  这么多人……
  高个年轻的江远在一群人中还是比较醒目的。
  他朗朗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