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作者:迢迢不休      更新:2025-07-26 07:41      字数:3042
  康熙前面还点头赞同石静娴说出的话,等听到最后一句话。
  康熙看着石静娴,在看到她目光坚定中带着一丝忐忑。
  他没好气的捶了石静娴肩膀一下,这臭小子,在这等着他呢。
  康熙叹了口气:“皇阿玛老了,以后这大清,这未来都是吾儿在扛。”
  一朝天子一朝臣,保成说的还不够明显么?
  这是在告诉自己,也是在告诉那些大臣。
  他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保成的时代。
  若是这些大臣还摸不准保成的脉,跟不上保成的脚步,想要倚老卖老,用自己的资历抗衡皇帝。
  那他们的算盘就打错了。
  君主岂能受大臣们挟制?保成又不是弱君,岂会随意被他们左右?
  如今保成改革,就如同当初他削藩。
  两人在交泰殿又说了些事,就听人来禀报,密太嫔发动了。
  密太嫔发动的时机有些太凑巧了,正巧赶上康熙回宫发动了。
  康熙不禁有些阴谋论,赶着他和皇帝“兴师问罪”的时候密嫔生产了,难道是保成让人下的手?
  石静娴心里也有些打鼓,不会是胤礽为了给她解围弄出来的事吧。
  两人急匆匆的到了翊坤宫后,荣太贵妃才说道:“密太嫔听说太上皇进宫了,便想着去找太上皇,结果刚出宫门就发动了。”
  石静娴听闻也松了口气,幸好不是胤礽下的手。
  “你去忙公务吧,朕在这守着就是了。”
  石静娴也不好在这里停留太久,毕竟是她皇阿玛的小妾给她生弟弟或妹妹。
  她点点头,便带人离去,刚出宫门,就见胤礽风风火火的带着人来了。
  一直到晚间的时候,胤礽才回来。
  康熙的十八皇子,降生了。
  十五皇子,十六皇子,加上弘皙几个都被胤礽扔到阿哥所去住了。
  等密太嫔坐完月子,就能带着十八去畅春园陪着太上皇了。
  第二天石静娴在早朝时,蒙古各部的人都同大清臣子一般上朝。
  今日也是他们第一次上朝,一个个困得在朝堂上睁不开眼。
  石静娴也当朝宣布了蒙古各部归附朝廷。
  而这次等蒙古各部走了之后,将会带走一批准官员。
  和制造机器和农耕织造的人才。
  石静娴将整个蒙古产业链整合了一下,争取让大清多赚些钱。
  要打仗就要先赚钱,羊绒可以织衣服出口卖给沙俄(俄罗斯)。
  牛肉干,马奶酒,这些东西不再是进贡给朝廷的,也可以出口。
  牛肉干,羊绒衣都可以供应军队。
  越来越多的改革,用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趁着现在夏季还没过,石静娴便让老十出去卖冰。
  今年皇宫的冰窖里剩下了不少冰,宫中的主子少了。
  畅春园去年存的湖冰也够康熙他们用。
  所以石静娴就想着多赚点钱,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争取在明年就能灭了倭国。
  也是在这一天,石静娴正式下旨,这次恩科,允许女子参加。
  从今天起,允许女子科举。
  今天也是女子学堂第一天正式招生授课,而京城则作为女子学院第一个实验点。
  在发布这道旨之前,有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折,从京中出发赶往千里之外的盐城。
  石静娴没理会大臣欲言又止的反对,甚至还有人悄悄举起了手,看着样子像是要摘官帽。
  这都是官员劝谏老三套了。
  辞官,史官(此举非明君所为,日后记入史册),死谏。
  现在她这朝,又多了个禀告太上皇。
  石静娴她会怕么?
  大清光每年中举的进士就几百之数,在等待做官填补空缺的又多如牛毛。
  现在马上开恩科,入殿试的更是直接就有做官的资格。
  今天你说要辞职,石静娴都不会拦着,第二天就有人顶替了你的位置。
  等你后悔想再回来,也难了。
  所以她根本就没等大臣们说什么,直接宣布下朝。
  带着胤礽偷偷出宫去看第一天女子学堂的入学情况。
  即使她心里已经有了预感,女子学堂除了漱芳斋和一些大臣们的女儿之外,并不会有太多的人。
  第464章 改革3
  可到了地方,石静娴还是沉默了。
  这哪里是不会有太多人?
  围观的人不少,就是没人往里进啊!
  即使她开出的条件十分优渥。
  只要让女子入学,不光百姓免学费,官府还给银子,可女子学堂外还是门可罗雀。
  她看到有很多女子平民特意绕路走到这里,只为了看一看,这个女子学院是什么样子的。
  她们眼中也许有向往,有憧憬。
  可身后的箩筐或怀里的弟弟妹妹不允许让她们走进学院,去搏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会一天消失。
  男女平权,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
  石静娴抿着唇一言不发,她已经站在这里很久了。
  也许在未来,会有女子进入朝堂,化作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她们未来的路,给她们带来希望。
  但现在,没有人会冒险将女儿送到书院。
  在他们的固有思维中,女人生下来就是要回到后宅相夫教子,衍育子嗣。
  能打破固有思维的,只有第一个女官,第一个成功者。
  “再等等,一定会有人去学堂的。”
  胤礽心里也有些着急,恨不得跑到老三老四府上让老三和老四福晋客串下学生。
  也好过学堂空荡荡的,让这些百姓。让满朝文武看笑话。
  在石静娴和胤礽的等待下,第一名学生到了。
  学堂前的夫子和石静娴胤礽眼神顿时一亮。
  哪怕是只有一名看着像是商贾中的小姐,他们也倍感鼓舞。
  小姑娘从轿子上下来,左右环顾,像是没想到除了围观的路人外,学堂这么冷清。
  为什么说她是商贾呢?
  因为现在官员已经不乘轿子了,养轿子一年要花费一千多两。
  (文献上说的,非作者杜撰。)
  在石静娴和康熙轮番抓贪污受贿开始,官员们都能省则省,骑马或坐马车出行。
  花钱少,效率高。减少不必要的那些开支,减少花钱装点门面的行为。
  女子下轿并没有马上进书院,而是站在门外等了半晌。
  女子学院里请的是年迈有威望的夫子。
  还有很多是宫中退下来的教习嬷嬷,在这里教女子仪态。
  “都安排好了么?”石静娴看着清冷的书院转头看向胤礽。
  “安排好了。”
  胤礽点头:“刘…刘夫子今天开始就到书院教习骑射和武艺。”
  “就搞这些没用的!哪有几个人来这里读书?你一个小姑娘家,也不怕坏了名声!”
  吵嚷的话从人群中传出来。
  原本商贾家的女子已经快要迈入女子学院的大门。
  可这句话,又让她有些迟疑的将脚收了回来。
  沈青云是他们沈家唯一一个嫡出,这次来学堂的机会,也是她求了很久才求来了。
  她不在乎万贯家财,但她不甘心。
  不甘心看着娘亲被生了儿子的小妾压制着,不甘心父亲对着她长吁短叹的感慨她不是男儿。
  如今她有机会了,有机会让娘亲挺胸抬头,有机会证明自己就算不是男儿,也能给娘亲挣得诰命。
  可现在她又有些犹豫。
  不知道这次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
  “本宫倒是不知道圣上所设的女子学堂,在尔等眼中,居然会让女子坏了名节?”
  石静娴听到声音转过头,就见恪静公主带着年曦月从马车上走下来。
  她冷冷的看着周遭的人群:“见得少,说得多,本宫倒是不知道,何时名节居然代表的是女子的学识?”
  恪静公主看向身旁的年曦月:“去吧,到了学堂好好读书,免得日后成为鼠目寸光,只会当街口出狂言,贻笑大方的人。”
  年曦月点点头,迈着小短腿一步一步走到书院门口。
  回头看了看恪静公主。
  恪静公主点点头,年曦月才伸出小手,微微抬头看向沈青云。
  “姐姐,我们一起进去吧,妹妹叫年曦月,还不知姐姐如何称呼。”
  沈青云自然是听见了恪静公主的话。
  能在京中自称本宫的,身边还有年姓的孩子。
  除了恪静公主别无他人。
  沈青云转身对着恪静微微行了个福礼,才拉起年曦月的手笑道:“我叫沈青云。”
  恪静公主送年曦月进去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门前,镇守女子学堂。
  她倒是要看看,谁敢当着她的面阻挠这些女子如学堂。
  不管是行动,亦或是言语。
  年曦月到了后没多久,原本漱芳斋的学生也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