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作者:
迢迢不休 更新:2025-07-26 07:41 字数:3046
尽管保和殿前里已经摆满了桌椅,但院里也放了不少桌椅,甚至上面还有笔墨纸砚。
这就更让她们有些不知所措。
哪怕这里的宫人已经再三请她们入座,也依旧没人敢进殿里就坐。
这就是封建社会刻在她们骨子里的规矩。
看着这些笔墨纸砚和属于前朝的宫室。
她们下意识便觉得女子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等胤礽带着人到了保和殿,就见命妇们一个个带着孩子们都顶着太阳站在殿外,热的满头大汗。
而保和殿里空无一人。
“皇后驾到~”
“妾身拜见皇后娘娘,拜见诚王妃,拜见…”
“平身。不用多礼。今儿个本宫就是想见见你们,也熟悉熟悉。”
胤礽叫起这些官夫人后有些不悦的看向保和殿伺候的宫人们。
“你们就是这么当差的?看着本宫宴请的客人就站在烈阳下暴晒?”
在保和殿伺候的宫人都跪下,她们简直比窦娥都冤。
请也请了,说也说了,劝也劝了。
官夫人和这些个小姐,宁可热的满头大汗也不进去,难道做奴婢的还能抬她们进去?
“皇后娘娘恕罪…”
这些命妇们也赶紧站出来:“不怪她们,是妾身们看这是前朝的宫室…”
她们有些尴尬,不是宫人们没说,而是她们怕弄错了地方,迟迟不敢进去。
胤礽点点头:“进去坐吧,太阳大了些。”
说完便率先进了保和殿,其余公主等人都跟了进去。
保和殿的冰放的多,冷气足,胤礽也松了口气。
“妾身看着外面放的纸墨笔砚,这是…”
礼部侍郎夫人打开话头问道,想着一会让自家女儿写几个字,让皇后娘娘看看。
“这一会可有妙处。”
胤礽笑道,看着这些个命妇和身旁小姐脸上虽然笑着,但目光可一直往外看。
实际上心里的心思都从眼神中流露出来了。
胤礽心里将她们都骂个狗血淋头,面上堪堪维持住笑意。
一直到碧玺来禀报,漱芳斋的女学生们下学了,正等在保和殿外。
“让她们都进来吧。”
胤礽点点头,等漱芳斋的女学生从外面进来后,才对着各位命妇带来了世家小姐们说道。
“皇上最重女子学识,就连还未成婚的皇子们,也被圣上影响的特别注重女子的学问。”
“所以今日本宫才开设这赏花宴。”
胤礽一开口便给了这帮命妇们无限遐想。
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代皇上和这些皇子选人么?
这些世家里的姑娘都胸有成竹,她们虽羡慕过女子学院的女子,在宫中读书可以结识更多的人。
但她们自问也是不差的,就如同左御史家的小孙女。
从她才几岁,祖父便给她启蒙,在祖父和阿玛的教导,耳濡目染下,不论是三从四德还是《列女传》等等,都读的倒背如流。
琴棋书画,吟诗作赋无一不通。更是每每在小姐妹的诗会中夺得魁首。
今日进宫前,左御史也就是她的祖父,就曾将她叫到书房中。
同她说过,今日进宫定是要好好表现。
最好是让皇后和皇上等人刮目相看。
即使她未曾进入女子学院,也不逊色那些女生。
左御史始终对当今皇帝做太子时提出的开设女子学院不赞同。
更是对当初皇帝想要将他的孙女顶替端敬公主,嫁到喀喇沁这件事极为不满。
虽说现在喀喇沁已经被收复,但不妨碍左御史一直暗戳戳想要将孙女亮亮相,打一打石静娴他们的脸。
今日小姑娘自然也是肩负着左御史的期望来的。
胤礽与石静娴消息共通,自然也是知道前朝的事。
所以他坐在上首,看着大殿上唯一一个像骄傲的小孔雀似的姑娘。
便笑着同坐在他身边的端敬恪靖说道:“左御史家的家风,还真是清高。”
几位王妃和公主都坐在胤礽身旁,闻言看向左御史家的小姑娘。
“这是左御史家的?”
第446章 比试
端敬公主早就对左御史带头反对女子学堂的事有所耳闻。
毕竟她在大清也算是开了先例,和亲抚蒙的公主中,她是第一个被接回来的,就连嫁过去的部落都被收复回来了。
这小姑娘因为左御史的不当言论,还差点儿被她的皇兄将小姑娘送到喀喇沁?
哪怕知道皇兄只是在朝堂上唬左御史的,但她也为这个小姑娘捏了把汗。
如今看到这小姑娘骄傲的模样,便笑着道:“是,左御史的家风一向清正…”
“什么清正?顽固又不懂得变通。”
恪靖公主嗤笑出声:“满嘴的女子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听说他们家的小姐出门都要轻纱覆面。”
“在早先就没听过咱们八旗的女儿家,谁出门蒙面纱的,居然还有一群小女子在这跟风。”
恪靖公主不赞同:“但没想到,这顽固的老头,还有这么标致的孙女。就是这性子…”
“年纪小,便觉得宁折不弯,一身傲骨,等时候大了,经历了些事情,就懂事了。”
雍亲王妃(4)撇了撇嘴,倒不是她们刻薄。
而是这小姑娘太不分场合了。
在场的哪个不比她身份地位高,可这姑娘,就连面对皇后和她们,眸光中都是倨傲。
皇上皇后想着提高女子地位,日后不管嫁人也好。
还是真的能如皇后所说,女子也能同男儿一样,上学堂,考科举,入朝为官。
至少他们在努力,最终得利者也是天下间的女子。
可这些世家大族在做什么?
家里有女儿,还在拼命的拖后腿,恪靖公主和雍亲王妃能对他们有什么好印象就怪了。
别看平时几位公主都挺和善的,互相相处的也不错,端敬公主还是一副包子样。
但面对外面的大臣,和命妇们,她们终究还是有自己公主的傲气。
胤礽笑了笑,淡淡的喝了口冰镇酸梅汤:“倒也不用日后了,今日就能挫一挫她们的傲气。”
“孩子小。太傲气了,不好。还是多受些挫折,让她们知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免得做一只井底之蛙。”
恪靖公主也笑着附和道。
胤礽赞同的看了一眼恪靖公主,当时石静娴同他说恪靖公主若是嫁到蒙古。
未尝不会成为第二个端敏公主,那时候他还不信。毕竟端敏公主有着天生的优势。
和班弟是打小儿的情分。
再加上生母就是蒙古人,从小就被孝庄和太皇太后捧在手心里。
可如今看着与往日柔弱贤淑完全不同的恪靖和提到女子学堂时眼里闪过的野心。
胤礽便知道,终究还是他不了解女人啊。
“你们也在书房斋学了不短的时间了。”
胤礽看一下大殿内乌泱泱的一群女学生。
里面有石家的两个女儿。还有年羹尧的妹妹。还有许许多多他这一派大臣家的孩子。
“本宫喊你们来,也是皇上想要考校考校你们,正好今日本宫办赏花宴,你们便和这些小姐妹们一同比试一场。”
胤礽看向身旁的碧云:“前三甲本宫均有赏。”
“是。”
看着大殿中,一众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们,胤礽想着,日后定是要看紧石静娴的。
几位世家女子一个个跃跃欲试。
不管是行酒令,还是击鼓传花。
亦或是以物或情景为题,她们都准备了不少诗词。
就算才艺,她们也平日里勤学苦练,定不会落于人后。
“还请各位小姐同奴婢到殿外就坐答题。”
碧云请了一部分年岁较长的人小姐们出去答题。
女院的学生和世家小姐们各占一半。
其余人都坐在大殿中观摩这场犹如科举一般的比试。
左御史家的小姐就在这一批比试的名单中。
她自小便习惯了到哪里都以渊博的学识和优异的仪态夺得万众瞩目。
也习惯了率先登场一鸣惊人大放异彩。
可这次她看着宫女们举起来的木板,上面写的题目,就楞在原地。
“若大清女子都不必和亲抚蒙,且还要与蒙古各部关系融洽,该如何?”
这些世家小姐看到卷子都愣在了原地。
若是问她们三从四德是什么?
亦或是问她们日后嫁人如何做到三从四德,如何对待夫君,妾室和孩子,如何操持内务。
这些问题都刻在了她们骨子里,甚至不假思索便能回答上来。
可是问她们实事,就如题目中,抚蒙远嫁什么的,怎么维系关系,她们怎么清楚?
这些事情不是应该朝堂去研究么?不是国家大事么?
就连刚刚十分骄傲,胸有成竹的左御史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