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作者:
迢迢不休 更新:2025-07-26 07:40 字数:3034
但石静娴和胤礽听见皇上宣召都精神了,睁开眼飞速的往身上套衣服。
“进来!”石静娴看胤礽穿好了衣服,才让何柱进来。
何柱身上还往下不断的滴着水,像是从湖里爬出来的鬼怪一样。
尤其是屋外时不时闪过的闪电雷鸣,照在他身上,更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氛。
“太子爷,皇上急召!”何柱将灯点上,屋里亮了一些。
石静娴皱着眉,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最近她有没有做了什么?
难道开始一废太子了?
“皇阿玛说没说什么事?”胤礽看石静娴扣了半天扣子,都扣串了。
便走过去伸手帮她将衣服扣好,顺便问了一嘴。
何柱早已经习惯太子妃干政,反正太子都没说什么,持默许的态度,他又何必太子不急太监急呢。
“回太子,太子妃,奴才好像隐约听说…”何柱面露苦色:“堤坝被大雨冲毁了!”
堤坝毁了?
石静娴和胤礽同时震惊地抬头看向何柱,连忙加快速度。
“你先睡,别等我了!”石静娴拍了拍胤礽的肩,刚要出门又想到堤坝毁了,那盐城会不会被水淹了。
“你把孩子们都接过来睡。”石静娴不放心的回头嘱咐一句。
得到胤礽点头示意,才同何柱撑着伞匆匆地赶去康熙的房间。
等石静娴到了之后,屋子里只有老四到了。
她心里暗自感慨,果然,男人离开女人,孤枕难眠啊!
河道总督等人陆陆续续都到了后,康熙才开始说起事情。
康熙是收到赵申乔的消息,才知道堤坝毁了一道口子。
赵申乔每当下雨时,都要去亲自去巡视下堤坝,生怕出了什么事。
尤其是因为这堤坝还是个豆腐渣工程,他更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谁知道今天堤坝被大雨冲塌了。
赵申乔已经带人去抢修了,但他怕盐城被淹,还是第一时间通知了康熙。
康熙沉着脸,看着人都到齐了,才缓缓开口。
“派人通知漕运总督桑额,再截留十万石漕粮!”
“皇上!万万不可啊!”直隶总督跪下对康熙劝道。
“漕粮不可连动20万石啊!”
石静娴抿着嘴,她也知道漕粮的重要性。
漕运的事情,都是漕运总督在管。
平时宫中上至皇帝,下到小宫女太监,每日的吃穿用度。
虽说皇帝,皇太后还有太子等上台面的的贵人们,那一撮人吃的都是贡米。
但除了他们,其余人吃的都是走漕运的粮食。
还有朝廷官员的俸米,也都是从漕粮中拨过去的。
军用的粮饷,也是漕粮。
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动漕粮?
这不是让江山社稷不稳么?
试想,若你去打工,突然公司拖欠工资了,你会不会怀疑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修堤坝
康熙又何尝不知道漕粮的重要性!
连续征调20万石漕粮,必定会打乱京中甚至军中的秩序。
但是他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挨饿。
倒是能从各地拨粮,但没有截停漕粮来得快。
而且从各地拨粮,实在是风险太大,若是路上遇上了什么。
挨饿的还是百姓。
“此事不必多议!”康熙拍板决定道。
其实直隶总督就是行使官员们正常的职责。
若是皇帝一时脑热,起了什么念头。
大臣们不将事情弊端告诉皇上,那这件事出事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大臣们被问责的时候!
说完这件事,康熙又派人从其他的地方征调药材。
大水过后,必定会有病情。
若是盐城和下面乡镇的百姓得了疫病不及时救治,那就容易变成瘟疫!
商定好对策,康熙站起身来。
“随朕同这盐城的百姓一起去修堤坝!”
石静娴心里其实是赞同康熙去的,毕竟不让他亲身感受下老百姓们受的苦。
如何感同身受,如何会下定决心处理朝中那些贪赃枉法的满族大臣?
怕不是回到京中,气消的差不多了,那些人卖卖惨,康熙又要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但不行啊!石静娴是好儿子啊!
怎么能让差五年就年过半百的老阿玛,去做这种事情呢?
于是石静娴快速跪下来:“皇阿玛,儿臣去!皇阿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您从小教导过儿臣的!”
说着石静娴逼迫自己忍下到了嘴边的呵欠,眼里蓄满了困倦的泪水。
一字一顿道:“堤坝处危险,儿子不能看阿玛以身犯险!儿子愿和众位兄弟,为父分忧!”
这话说的康熙差点热泪盈眶的,炫耀的小眼神不禁瞟向直隶总督和河道总督。
两位大人也跟着劝说了几句,顺便夸赞几位皇子,尤其是太子,孝心可嘉!
皇帝真是有福气!
皇帝开心了,也不吵吵非要去了。
拍了拍石静娴的肩膀,将她拽起来:“堂堂太子,总跪来跪去像什么样子!”
等石静娴带着几位阿哥和河道总督,到了堤坝处的时候。
石静娴才知道将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
这哪里是来修堤坝,这是来玩命来了!
雨下的急,水流也急,现在还没有救生衣。
若是一不小心,河水将人卷走了,就算熟悉水性,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但她能说不来么?
不能!
她想要那个位置,就要吃旁人不能吃的苦,将自己狠狠的扎根在康熙心中!
做到不可替代才好!
雨水打进河水中的声音,仿佛掩盖了天地间的所有声音。
在漆黑的深夜中,唯有“哗哗”的声音响起,让人听着都不寒而栗。
石静娴对着何柱大声的喊道:“何柱!取绳子来!”
河边不光雨水大,就连风也不小。
要是不做点措施,恐怕他们几个一个接一个都得被冲跑。
河道总督于成龙听到石静娴的话,就是一愣,他没想到太子是真的打算下河,原本以为只是在皇上面前做做样子。
或者带着百姓在堤坝上递两下石块,便算作是来修堤坝了。
赵申乔修补堤防都修补出来经验了。
在第一时间就组织民众,开始修补堤防。
岸边什么工具也都有现成的。
石静娴将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刚要递给别人。
就见她面前同时伸出好几只手。
老三老四都伸出手,想和石静娴在一根绳子上。
石静娴看了看他们,将绳子给了老三。
“老四,你和老五老七一起。老七拴两根绳子!”
一个菜鸡怎么能和另一个菜鸡组队呢?那不是必输的结局?
胤禛抿着嘴,站在原地,有些不情愿。
“老四,你功夫太差了!和老七拴在一起,好歹能保证你和老五的安全。”
石静娴大声解释道,怕老四心里不高兴。
老三比老四强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她带着老三的原因。
老四被石静娴说功夫有些差,尤其是还比不上老三,心里暗暗发誓。
等这件事情过了,他就要努力习武!
再有机会,太子便会选择和他,而不是老三。
都拴好了绳子,石静娴刚刚伸出一只脚踩进河里,就被冰冷湍急的河水冰的一个机灵,尿意顿时上涌。
她赶紧缩回来,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解释道:“孤建议你们,先去解决一下三急。”
说完,她解开绳子,率先去解决三急。
等回来之后,一行人互相搀扶着下水,风大,水流急,一不注意就会脚下打滑或是踩到淤泥中拔不出来。
赵申乔正带着百姓运送石方,下水堵缺口,就见到有人提着灯笼远远的走了过来。
等他过去时,正巧赶上石静娴带着众位阿哥和官员官兵们下河。
心里吓得就是一激灵,这样急的河水,就是本地百姓,做惯了这样活的都不能保证一定安全。
这些皇子们来不是添乱么!
“太子!各位阿哥爷!你们请回吧,水流湍急,你们又没做过,很容易出危险!”
赵申乔蹚着河水,走到石静娴身边劝阻。
太子阿哥没出事还行,若是真的出事了呢?
到时候谁能负责?
“不用管我们!我们有措施!”石静娴也对着赵申乔喊道,顺便拎起绳子,给赵申乔看。
赵申乔无法,只能让自己多加注意太子这一行人。
等看见他们确实没事,才放下心来。
太子和阿哥们这些“龙子”来和百姓们一同抢救堤坝一传十,十传百的都传开了。
甚至还有人特意跑回家,告诉家里的婆娘们,等一会儿来送姜汤的时候,放个大枣进去,给太子和皇子们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