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迢迢不休      更新:2025-07-26 07:39      字数:3130
  “就依四贝勒之见,宣太子觐见。”康熙淡淡开口道。
  大皇子眉头紧蹙,刚才他为了给皇阿玛留下不手足相残,兄弟阋墙的印象,强忍着才没说让皇上罢黜太子。
  可没想到,这些人,他不给力啊!明珠这老贼,收了好处也不帮他!
  石静娴正和胤礽商量这奏折应该怎么写,这次胤礽准备让她自己写,毕竟她的字也模仿的有模有样的了,就是偶尔写的还有些跑偏。
  慢慢写还和太子的差不多,但要是写的有些着急,就繁体简体一起来,总是忘记胤礽写字的特点。
  “你只要着重写明下药之事并非你所愿,乃侧福晋之事就可。”
  胤礽看着石静娴打的草稿,皱了皱眉:“你好好写,这里这里。”
  两人在新的书房讨论,就听外面传来何柱声音:“太子爷,皇上有口谕。”
  石静娴和胤礽心里都“咯噔”一下,是索额图和胤祉没能拖住康熙?
  不对,如果是废太子,应该是圣旨,而不是口谕。
  石静娴和胤礽脚步不停,脑子也不停,两人同时想到一个可能,这口谕应该是好事。
  “奉皇上之令,宣皇太子胤礽觐见!”
  魏珠说完之后,才看向太子:“太子,请吧。”
  石静娴今天之穿了一身常服,闻言看向魏珠:“孤去换一身衣服…”
  “太子爷。”魏珠左右瞧了瞧,不管太子下场如何,他都决定卖太子一个好:“太子爷,依奴才之见,太子这身就不错,皇上命您朝堂陈情,还是尽快和奴才面圣吧。”
  第六十五章 朝堂自辩
  石静娴听了魏珠的话,脚步一顿,转头看向胤礽。
  胤礽点了点头:“太子爷去吧,妾身在毓庆宫等你,不管什么结果。”
  石静娴点点头,跟着魏珠一同前往保和殿,今天第一天上朝,在保和殿,她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储君殊荣,轿辇也没了,只能徒步前往保和殿。
  她就剩下个太子的名头了,还是个被拘禁饭都吃不饱的太子。
  想到这,石静娴居然有些想笑,都说奴才们落井下石,看人下菜碟,但这些人哪有康熙的变化快?
  川剧变脸都赶不上康熙的速度!
  到了保和殿,石静娴就静静的站在门口,等待魏珠进去呈禀。
  “宣皇太子觐见!”
  “宣皇太子觐见!”
  “宣皇太子觐见!”
  三声过后,石静娴走进保和殿,哟呵,今儿个人来的真齐啊。
  走到大殿正中央的位置,跪地请安,嘴上喊着请安的话,心里如何吐槽的,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可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康熙还气她玩巫蛊,还是想给她个下马威,就任由她跪在大殿之中,也不叫起。
  “皇太子胤礽,朕问你,三日前毓庆宫宫殿发生之事,你可清楚?”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不清楚,当时儿臣中了药,并不清楚皇阿玛莅临。”
  “皇上,光凭皇太子一言,不足为证,堂堂太子,如何管不住毓庆宫?既然管不住毓庆宫,谈何成为储君,日后管理这大清江山。”
  石静娴十分想回头看看,尼玛是谁在她身后说她坏话!
  “回皇阿玛的话,是儿臣不好,太过相信身边的人,才着了算计。”石静娴再次叩拜。
  “皇阿玛,暂且不说中了药之事,就单凭一个巫蛊,就已经说明毓庆宫那些奴才们居心不良!”胤褆站出来对着康熙说道。
  “儿臣建议,将太子二弟身边的太监等人,都换一批,储君德行不容有失,如果有人在太子身边撺掇,太子二弟很容易被带歪。”
  康熙皱着眉,好像正在思索,这件事的可行性。
  “皇阿玛!”
  “儿臣根本没有弄过什么巫蛊,请皇阿玛明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儿臣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就被拘禁于毓庆宫中。”
  “太子,你说没弄就没弄?那封密信是皇阿玛可亲自看见过,难道证据确凿,事到临头你还死不悔改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胤褆站在朝堂上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姿态,顿时间就让许多大臣跟着附和起来。
  “是啊,太子,当日许多老臣都跟在皇上身后。”
  “皇上!密信之事,是真是假,还尚且未知,怎能凭空断案,将罪名安在太子身上,太子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的品格毋庸置疑啊皇上!”
  索额图站出来为石静娴说话,这就让明珠不太高兴了。
  虽然明珠几乎不怎么在立储这件事上发表看法,但他和索额图不合,索额图不高兴,他就高兴。
  于是便也站出来:“皇上,皇太子既然是您看着长大的,想必皇太子的字迹您最清楚不过了,还请皇上辨认,是否密信为皇太子所书。”
  下面的官员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拉下皇太子,他们支持的阿哥就都有份,但谁都不敢明摆着去踩皇太子,只就事论事。
  石静娴听着大臣们议论纷纷,再次高声道:“皇阿玛,天下能人异士何其之多,区区模仿笔迹而已,儿臣恳请皇阿玛辨认笔迹!”
  索额图也福至心灵,跪倒在地:“求皇上辨认笔迹!”
  胤褆有些意外,毕竟没人比他更清楚了,这封信就是他手下的人,引着太子的哈哈珠子们去青楼楚倌,本想让他们给太子带歪。
  没想到却意外的有了密信这个收获,拿到密信时,他也看了,这就是太子的笔迹没错,可太子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
  康熙对着梁九功说道:“再去南书房,将太子批阅过的奏章取来几本。”
  大家就那么静悄悄的等待梁九功去取奏章,说实话,索额图一点都不慌。
  毕竟太子曾经和他商量过,为了防止密信被人半路截取,伪造信件,所以约定好,只要是密信,太子的字迹就会和平日里有所不同。
  他也是突然想到太子振振有词想要对字迹,才想到这一点。
  很快奏折被梁九功从南书房取了出来,一个个小匣子,上面落着锁。
  康熙打开几个盒子,取出奏章,打开看了几眼,是太子监国时的奏章。
  “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康熙一连串喊出来四位大臣。
  “梁九功,带着四位大人去偏殿,不准交流,都各自把结果给朕呈上来,去给朕仔细看,是否乃一人所书。要是让朕发现你们四人所写不实,你们就等着摘脑袋吧。”
  接下来的时间依旧是等待,索尔图直到现在才有些慌,万一太子只和他通信的时候字体特别怎么办?
  所有的官员都在想康熙的用意,有些康熙的心腹之臣,还在思索康熙的意图,揣摩圣意,谁做太子无所谓,重要的是皇上心中,是属意太子,还是想要废太子。
  很快几人都被带回大殿上,结果出来了。
  康熙看着手中四张纸张,上面都写着各位大臣仔细辨认后的结果。
  众臣看着皇上的表情,想从中看出什么来,可康熙毫无表情,大家又看向走入队伍中的四位大臣,一个个的也老神在在,就盯着前面人的辫子,好似在认真的看前面的人洗没洗头发。
  大家迷惑了,这什么结果?
  康熙看完有一阵了,就那么静静的看着跪在大殿上的石静娴,索额图开始浑身出汗。
  是不是他判断失误?
  而石静娴却丝毫不慌,回想起昨天胤礽同她彻底交底时说的话。
  “我当时为了防止别人截取密信,特与所有心腹之人通信,都字迹不同,如果你到堂上自辩,就可以抓住这一点,给心腹之人的密信,我都会将钩画的长一些,留一些小尾巴,只要有人辨认,自会还我们清白。”
  石静娴相信只要康熙派出的官员们细心,肯定会发现这一点。
  毕竟这四位大臣,放在现代也是校长级别的人物。
  第六十六章 赐死
  在这样的气氛下,胤褆也有些拿不准,这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太子给他下的套?
  但随即又安慰自己,不会的,毕竟太子不可能因为给他做套,就将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哈哈珠子都坑了,这不可能。
  康熙淡淡将四人的手书递给梁九功:“梁九功,给众卿家传阅一番。”
  “嗻。”梁九功弯腰接过纸张,走到大皇子跟前,让众人传阅。
  大皇子胤褆看见四位大臣都同时给出的非一人所写,就瞪大了双眼,不可能!怎么可能!
  身后的三皇子哪里管大皇子呆不呆的,他一把夺过大皇子手里的纸,看到结果才松了口气,他就说,不会是二哥,二哥不会的!
  接下来大臣们互相传阅,众人什么心情,无从得知,倒都是端着:啊,我就说太子不能这样的表情。
  甚至有两个刚刚还振振有词的大臣看到后,不断的点头,脸上扯出一抹笑来。
  “太子起来吧。”康熙表情和缓,又恢复了一脸慈父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