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枚命运魔骰 第114节
作者:
水煮仙人球 更新:2025-07-26 06:59 字数:2860
新法超凡之后的修炼,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秘法。
只要不断认知,灵性就可以无限增长,然后以其改造世界。
这是唯有使用《灵界宣言》进行觉醒后,灵性才会被授予的特权。
其根源自然是来自于灵界。
古代的那些超凡体系们,可没有这种特权,修炼一个比一个复杂。
基本任何一家超凡体系,其后续的修炼密法都有两层楼那么高。
究其根源,却是因为古体系灵性觉醒之后,灵性并不会自行无限增长。
更准确的说,是灵性中的干涉力并不会。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因为没采用《灵界宣言》,灵性没有获得授权。
这些古代超凡体系,往往只是将灵性视作沟通某种灵能的媒介。
比如某些传承之中,会将采用自己秘法觉醒的灵性命名为【灵根】。
灵根又划分为金木水火土等等,链接特定种类的灵能。
某种程度而言,这一传承比魔法传承大方多了,至少让超凡者在一觉醒就拥有了“灵力”,而无需签订契约。
但在那一类传承中,灵根诞生之后,很稳定,很难再次提升。
而这也几乎是所有古代超凡体系的“通病”,尤其是无需签订契约的那些。
在《灵界宣言》出现之前,灵性从来不是可以无限增长的。
恰恰相反,古代的绝大多数超凡体系都认为每个生命的灵性乃是恒定的。
最多个体之间有差异,由此造就了觉醒后灵根的品质不同。
在它们看来,灵根能自行无限增长,品质不断提升,这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简直颠覆了过往所有的超凡体系,而新法的确做到了。
新法依靠便捷与不可思议,又有着v5跟世界政府的大力推广,短短数百年便发展壮大,直至能与旧法抗衡。
这一标志性事件,就是《人类灵性觉醒法案》的颁布。
若非新法足够强大,世界政府绝对不会颁布这一法案。
法案颁布之后,新法自然火上加油,更加如火如荼。
由此古法彻底走向衰败,被赶出内环世界。
第110章 境界划分
“原来这就是我灵性能够自行增长的根源。”
“没想到我还是特权阶级!“
陈琦读到这里的时候,总算知道自身灵性频率为何会自行增长。
他之前还以为所有的超凡者都是如此,没想到这只是新法的特权。
当然也不是没有代价,比如他已经被四象书拉黑了。
好在陈琦本就没打算与其签订契约,这倒也算不得什么损失。
之前为了“平息舆论”,陈琦不得不中止阅读,处理那一摊子麻烦事。
事态平息后,在等待源矿自行恢复期间,陈琦终于完成了对《里世界通识》的整篇研读。
真是没想到,内环世界已经是新法的天下,古法竟然只存在于外环世界。
新旧古法的划分,着实刷新了陈琦对于灵性与超凡的认知,直接让他的灵性频率达到了42。
不得不说新法就是方便。
可以说这本《里世界通识》,绝对是陈琦此战最大的收获。
······
“新旧法争锋3000多年,里世界的超凡格局虽然没有大一统,但却也不再是之前那般混乱不堪,迷雾重重。”
“关于灵性觉醒,因为乃是双方论战的焦点,倒是彻底掰扯了个明白。”
《里世界通识》中记载,灵性觉醒分为两种,先天觉醒与后天仪轨觉醒。
所谓先天觉醒,既不依靠任何外力辅助,生命只要成长到一定阶段,就能彻底掌控自身所有灵性,自行觉醒。
这类生命一旦觉醒,直接就能捕捉灵能。
一般而言,智慧生命中只存在少量的这类个体。
人类中往往上百万人,才会出现一个天生的灵性觉醒者。
在古代,这些天之骄子往往是各大超凡体系争抢的重点。
很多时候一两名天才就能决定某家超凡体系的兴衰。
但他们毕竟只是少数,里世界更多的还是后天觉醒者。
后天觉醒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外力,通过各种仪轨完成了灵性觉醒。
与先天觉醒者不同,后天觉醒者并不能直接接触到灵能。
所以他们往往需要跟各类存在签订契约,以此获得灵能。
根据契约对象的不同,超凡体系可以继续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签订契约的对象为某种特殊存在,比如以魔法传承为代表的四象书。
第二类,签订契约的对象为某种特定灵能,比如以修真传承为代表的各种灵气。
当然,第2类传承从不认为自己与灵能签订了契约。
他们坚称自己只是“锚定”了某种特定灵能,一切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界赐予。
某种程度上来说,事实的确是如此。
他们利用秘法,让学徒们在灵性觉醒过程中直接锚定了某种能量。
但《里世界通识》的编撰者,仍旧将其它们的“锚定”视作“契约”。
因为本质而言,这就是一种排他性契约。
契约者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法使用其他类型的灵能。
《灵界宣言》,或者说新法,本质而言也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后天觉醒仪轨。
只不过它契约的对象很特殊,为神秘莫测的灵界。
但既然是后天觉醒者,自然也无法自行捕捉灵能。
这就是陈琦现在捕捉不到灵能的根源。
好在灵界赋予了觉醒者灵性自行增长的特权,达到某一特定灵性频率后,便可以自行捕获灵能。
这一临界点,便是灵性频率达到80,也被称作超凡者高阶。
在新法诞生前,里世界并无统一的境界划分,各大超凡体系各行其是,甚至是故意做区分。
新法统一内环世界之后,世界政府为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便以灵性频率为标准,做出了统一划分。
为了让没落的各大超凡体系更容易接受,在具体境界的命名上,世界政府直接采取拿来主义,选择了各大体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称呼。
根据世界政府的划分,普通人,灵性频率(36.1-36.9)
学徒(37-39)
超凡者(40-100)
掌控者(101-200)
使徒(201-400)
编织者(401-600)
万法侯(601-800)
王座(801-999)
圣域,类神因太过特殊,未给出具体数值。
对于世界政府用灵性频率进行境界划分,内环世界各大传承内心其实是颇不以为然的。
但奈何人在屋檐下,只能低头。
说实话,在看到这一境界划分之时,陈琦是颇为绝望的。
因为玩家的起点就是【掌控者】。
掌控者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掌握一种独特的力量,这不就是玩家的各种超能力嘛。
难怪老玩家们对外界各种传承知识并不热衷,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
的确,若是只将国王游戏当做一款游戏的话,努力开发卡牌才是正确路线。
但卡牌的力量终究不属于玩家,玩家最多只能算“操纵者”,倒也谈不上彻底掌控一种独特力量。
而且由于玩家最初只是普通人,获得卡牌后真正的战斗力,相较于掌控者怕是惨不忍睹。
特鲁多在这里留下了一大段的批注,出乎预料,这家伙似乎脑生反骨,并未对玩家的实力太过推崇。
这家伙在批注中将玩家的实力与外界进行了对比,认为lv5级别的玩家,勉强能与真正的掌控者抗衡。
鉴于特鲁多接触过很厉害的超凡传承,又经历过一次国王审判,陈琦认为他的判断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玩家到了lv5,已经完成了能力拼图,构造出了使徒武装,结果竟然只是能与外界的掌控者抗衡。
难道是因为玩家的超能力本身就是碎片,拼凑完整之后才相当于一种完整的独特力量?
至于lv6的使徒,特鲁多并未给出评判。
因为他也没见过。
特鲁多甚至怀疑lv6的使徒并不存在,只是一种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