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101节
作者:初云之初      更新:2025-07-26 06:31      字数:3207
  第59章 “他是我的孩子,他叫岁……
  阮仁燧跟大公主一块跑到崇勋殿去,可不是为了玩儿。
  姐弟俩是有正事要做的。
  圣上应承了他们,只要能写一封拜帖出来,就叫出宫往杜崇古家里去吃面。
  大公主处在认字很多,但是不太会写的年纪里。
  阮仁燧倒是勉勉强强能用自己三岁的小手写字,但他不能显露出来啊!
  姐弟俩商量之后,就往圣上这儿来求教了。
  圣上这会儿还忙着呢,没什么时间教导两个小孩儿,让杜崇古自己教两个孩子写一封去自己家的拜帖,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姐弟俩溜达着在漫长的廊道里转悠,就听见后边有人在叫自己:“两位殿下……”
  扭头一瞧,原来是宋大监出来了。
  他笑呵呵的,转述了圣上的话:“陛下说,这边瞧着还得有功夫才能散,您二位要是急着写请帖,就去找小时女官吧,左右等请帖写出来了,也是她带着您二位出去。”
  阮仁燧跟大公主对视一眼,齐齐地应了声:“好!”
  ……
  小时女官、夏侯小妹还有另外两个女官聚在一起吃午饭。
  原本房间里是只有小时女官和夏侯小妹在的。
  两人这两天吃得有点油腻,就烧了锅子,预备着煮点白菜刮刮油。
  夏侯小妹看看那口巨大的锅子,再看着盘子里的白菜,迟疑着说:“多少得准备点芝麻酱吧?”
  纯清水白菜,进口多淡呀!
  小时女官也说:“再加点小油菜和春笋吧,纯吃白菜,多单调啊!”
  夏侯小妹“嗯”了声,又说:“只有绿叶菜也怪没意思的,我去要点豆腐和豆皮过来吧……”
  小时女官:“……”
  小时女官一脸严肃地看着那个锅子,迟疑着,审慎着说:“一点油水都没有,是不是太寡淡了?不然,就加一点羊肉吧?”
  夏侯小妹目光飘忽地看了她一眼。
  小时女官稍有点心虚地看着她。
  最后两个人都点了点头:“行,就这么办吧!”
  愉快地摆了满满一桌子盘碟,羊肉、猪肉、鱼丸、乌鸡肉,吃起火锅来了。
  因为准备得太多,两个人吃不完,遂又请了两位交好的女官来。
  捎带着煮了一壶酸梅汤来喝。
  夏侯小妹看着满满当当的桌子,小声问了句:“这,是不是不太对啊?”
  小时女官呵呵一笑:“吃完再说!”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议论(八卦):“陛下新近在禁军里提拔了一个姓荆的年轻校尉,生得十分俊美,就是太冷峻了些,不爱说话!”
  小时女官很好奇地问了句:“有多俊美?”
  就跟说杨七胖子最好的朋友是承恩公一样。
  文惠女官回答她说:“只比朱少国公差一点。”
  其余几个人齐齐地“哇塞!”了一下,又相约着找个空一起去审查一下文惠女官的眼光究竟标不标准。
  阮仁燧跟大公主过去的时候,这边已经吃得七七八八了。
  小时女官摸着肚子,美滋滋地道:“今晚上再刮油吧,太后娘娘赏了我两条火腿,明天你们再来,我们烤了吃!”
  阮仁燧听得有点纳闷儿:“火腿不是很干的吗,还能烤来吃?”
  他的声音忽然间冒出来,几个女官都吓了一跳,回过神来,赶忙起身见礼。
  小时女官见礼之后,又跟他解释:“火腿的味道浓厚,直接烤肯定是不行的呀。”
  “找一只乌鸡来片,肉切得薄薄的,两片乌鸡肉夹一片火腿,乌鸡肉嫩,火腿咸鲜,好吃到旁边死了人都不知道!”
  又说:“鸭肉肥美,鱼肉鲜甜,都可以用来夹火腿。”
  “要是觉得腻了,也可在中间夹一些春笋丝、荠菜叶……”
  这么说着,她还发散了一下思维:“岭南那边的人喜欢用枸杞叶煮猪杂汤,我估摸着,把枸杞叶夹到火腿里面,应该也好吃!”
  阮仁燧想象了一下那几种口感,就有种不受控制想要分泌口水的冲动。
  大公主对于小时女官的那个比喻很感兴趣:“好吃到旁边死了人都不知道?!”
  小时女官赶紧“呸呸呸”几声:“我说说也就算了,您可别说,这话有点不吉利!”
  大公主这会儿还是个能在坟头蹦迪的幼年猛女,并不很在乎这些东西。
  她的大脑还在回味刚才小时女官说的那些话,捧着脸,渴望不已地道:“我想吃那个什么夹火腿,想吃到旁边死了人都不知道!”
  小时女官:“……”
  阮仁燧:“……”
  夏侯小妹和另外两位女官都笑了。
  叫文惠的那位女官就轻舒口气,看看还在冒热气的锅子,再看看旁边容貌美丽的夏侯小妹和可爱的两个小孩儿,带着点姨母笑的表情,由衷地开了腔。
  “享用一顿美食,美人在旁,还有可爱的小孩子,再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了!”
  小时女官瞧了她一眼,很好奇地问:“你是不是想当男的了?”
  文惠女官:“……”
  夏侯小妹没忍住,同另一位女官一起笑了出来。
  大公主还没到能明白这个话的年纪,听得不明所以:“这是什么意思……”
  小时女官打个哈哈过去了,又问:“这个时候,两位殿下怎么会过来?”
  阮仁燧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给说了。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但说麻烦,也能麻烦。
  小时女官就叫人去知会上官一声,去隔壁支了桌子,从头开始,教他们姐弟俩拜帖的使用形式和书写格式。
  “关系亲近的平辈,拜帖就可以写得简单些,偏口语化些,相应的,要投给长辈亦或者是上官的拜帖,格式就要格外地规整一些,言辞也要恭谨。”
  又给他们看了自己使用的几种拜帖样式:“常用的就是这几种,视身份来进行选择……”
  如是大略上讲了讲,才开始教导他们如何选词填句,书就一张拜帖。
  小时女官设置了自己要出宫去拜访长辈的一个情境来给他们示范,末了,又叫两个孩子斟酌着,自行写要投送给杜崇古的那封拜帖。
  大公主已经会写字了,无非就是小孩儿字体,写得没那么好看罢了。
  阮仁燧虽然不会(不能)写字,但是他真的知道该怎么写拜帖。
  如是大公主提笔,他口述指导,磕磕绊绊地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完成了一张歪歪扭扭的拜帖。
  阮仁燧看着直乐,大公主倒是觉得很有意思,超级有成就感的。
  她问小时女官:“现在送出去,马上就能去杜太太家里了吗?”
  “大姐姐,”阮仁燧听得笑了:“你前脚投,后脚就去,这不是拜帖,是见面礼啊!”
  他说:“今天投,明天去吧,再不济,也得错开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的功夫。”
  大公主听得有些悻悻:“那好叭!”
  又觉得很惊奇:“岁岁,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阮仁燧:“……”
  小时女官一歪头,就跟刚察觉到不对劲儿似的,看似很好奇地看着他,问:“是啊,殿下,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阮仁燧:“…………”
  阮仁燧强装镇定:“哈哈,我阿娘之前教过我!”
  大公主听得很羡慕:“德娘娘懂得真多,怪不得她能写书呢……”
  小时女官在旁笑着宽慰了一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大公主本也就只是念叨一句,并没有十分地认真,这话说完,转头就将兴趣投放到写拜帖这件事情上了。
  她借用了小时女官的地方,同时也借用了小时女官的拜帖专用纸,一笔一划地给贤妃写拜帖。
  阮仁燧也觉得这事儿好玩,再有感于先前的猪肚汤事件,宁肯多做,也不愿意少做的。
  大公主已经开始习字了,用的是毛笔。
  阮仁燧现下只有三岁,还没有开始提笔写字,小手更握不住毛笔,索性叫人寻了支相对坚硬的炭笔来,攥在手里,叫小时女官依照他的言语写下来,自己再慢慢地照着往拜帖上描。
  小时女官自无不应:“殿下想在拜帖上写什么?”
  阮仁燧凝神想了想,一扭头,就见窗外牡丹开得正盛,芳华无限,国色天香。
  他哒哒哒跑到门外去,左右看看,选中了一枝雍容华贵的姚黄牡丹,又哒哒哒跑回去,跟小时女官说:“就写,阿娘,你跟这朵牡丹花一样好看!”
  小时女官一边提笔书写,一边问:“落款呢?”
  阮仁燧心想:阮仁燧是三个字,还这么复杂!
  阮仁燧暗暗地庆幸:幸亏还有个简单得多的小名儿!
  他马上就说:“落款就写‘岁岁’!”
  小时女官笑着应了,迅速写下,将那张纸推过去,又有些不解:“怎么不把那朵牡丹摘过来?”
  阮仁燧捏着那支炭笔,一边照着写,一边说:“写完还得有一会儿呢,早早地摘下来,会蔫掉的……”
  他现在太小了,手小小的,也难操控运笔的气力,好在前世打下了不错的底子,照着写了几个字,就觉得感觉来了。
  再写了几个,忽然间发觉不对——等等,是不是写得太好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