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67节
作者:初云之初      更新:2025-07-26 06:31      字数:3358
  宁十四郎蹲在地上,低着头。
  不知道是冷汗,还是什么液体滴到了地上。
  他两腿发酸,慢慢地站起来,因为长久蹲着的缘故,脑海里好像有一个纯黑色的角落坍塌了。
  宁十四郎看着那宫人手持托盘里那个小小的缺口,忽然间觉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
  只是当着德妃的面,他不得不低着头,以一种十分敬重的语气,毕恭毕敬地问:“娘娘,还缺了一颗玛瑙,我实在是寻不到了,到时候我回去给夭夭补上,十倍、百倍都成,您看怎么样?”
  德妃瞥了他一眼,笑一笑,说:“百倍的红玛瑙就想补上?你想得美,要补,非得是红宝石才行!”
  宁五夫人不明所以。
  宁十四郎的脸色却骤然间变了。
  他终于明白了。
  德妃脸上还在笑,只是那笑容冷冷的。
  她一抬手,宫人便默不作声地递了一块光泽明亮的红宝石过去。
  德妃捏在手里把玩了一下,将其丢到宁十四郎面前去,笑吟吟地道:“我怕你再犯迷糊,所以特意来给你打个样,就要这种成色的,一百块。”
  宁十四郎面如土色。
  德妃恍若未见,神情略带讶异道:“宁十四郎,你怎么不说话,怎么着,你觉得我没资格说这个话?”
  宁十四郎嘴唇嗫嚅几下,脸上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颜色。
  他不得不低头道:“臣不敢……”
  德妃从袖子里取出那枚被自己扣下的红玛瑙,端详几眼,轻蔑地丢到托盘里去。
  她嗤笑一声,寒气森森地吐出来一句:“送客!”
  宁五夫人惶恐不已地站起身来,原地僵滞了会儿,慌里慌张地跟宁十四郎一起往外走。
  那宫人端着托盘,脆生生地问德妃:“娘娘,这东西……”
  德妃唇边流露出一丝笑来,像是五六月份里长成了浑圆果形但还碧青的葡萄,酸而尖刻。
  她神色自若地抚了抚垂到自己耳畔的金步摇,虽然无法看见,但是却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冰冷华贵的触感。
  德妃淡淡地说:“赏给宁十四郎。”
  第41章 德妃美得像只偷到了灯油……
  宁五夫人和宁十四郎母子二人离开了,夏侯小妹也忍不住掉了几滴泪。
  不是为了失去的这段姻缘,也不是为了宁十四郎。
  她就是觉得怄得慌。
  凭什么啊,闻小娘子配红宝石,她只配用红玛瑙!
  她心里边憋屈。
  夏侯夫人坐在旁边瞧着,又是心疼,又是内疚:“也是我不好,总急着赶紧有个结果,没成想闹成了这样……”
  德妃很少内耗的,也看不惯家里人内耗,闻言把眼睛一瞪,说:“阿娘,别乱往自己身上揽事儿,这跟你有什么关系,是宁家狗眼看人低!”
  又说:“等回去之后,把姓宁的送的那些破烂送回去,咱们家虽然没出过宰相,但也不缺这点东西!”
  夏侯夫人有点犹豫:“这……是不是会叫宁尚书脸上过不去?”
  德妃惊讶不已,旋即怒道:“他有什么好过不去的?我都没有找他麻烦!”
  又说:“要是放在之前,我就该让人把那条狗屁璎珞送到前边去给宁尚书,叫他看看自己孙子是怎么看人下菜的——也就是有了岁岁之后,我性子好了才没这么干!”
  忽的反应过来,左右看看,着急道:“岁岁呢?!”
  宫人赶忙道:“娘娘,小殿下往那边儿去了……”
  才刚说完,阮仁燧就小跑着回来了,手里边还拎着一条镶嵌了红宝石的项链。
  他拖着凳子到夏侯小妹背后去,很麻利地爬上去,在后边给她把项链扣上,一边扣,一边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就叫做有福之女,不进无福之家……”
  夏侯小妹给他逗得又哭又笑:“岁岁,你还怪会说话的呢!”
  阮仁燧嘿嘿直笑。
  笑完了从凳子上爬下来,绕到夏侯小妹面前去端详一下,很肯定地点点头:“比之前那条好看!”
  向来贵人出行,往往都会带两套衣裳,预备着有不时之需,德妃自然也是如此。
  衣裳要带两套,首饰自然也要提前预备着。
  待会儿还有宫宴,阮仁燧不想让小姨母光着脖子过去,好像少了点什么似的。
  他也不想让小姨母一个人闷在这儿不出去——他们又不理亏,凭什么不能出去见人?
  就得光鲜亮丽,高高兴兴地出去!
  不然宁十四郎还以为他有多了不起呢!
  只是与此同时,阮仁燧同时也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前世小姨母同陈家郎君婚姻不顺,今生也是两番波折。
  其实有些时候事情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事情,不同的人,亦或者说不同经历、性情的人在遇上同一件事之后,却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他觉得,小姨母目前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如意郎君,而是广阔的见识和稳健的心态。
  阮仁燧说句良心话,外祖母疼爱孩子是真的,没有远见,也是真的。
  她太急着叫女儿有个归宿了,只是这事儿有时候真的急不得。
  而夏侯小妹自己其实也很年轻,头脑相对简单,没个定性。
  说得残酷一些,这种心态和条件之下,即便真的有如意郎君在,对方也不会选择她的。
  阮仁燧想到这里,心里边原先翻涌着的那个念头忽然间明确了起来。
  他仰起头来,跟德妃说:“阿娘,让小姨母进宫住一段时间,散散心,捎带着给你打打下手吧!”
  一语落地,德妃、夏侯夫人、夏侯小妹俱都怔住了。
  阮仁燧掰着手指头,很有自信地开始说服她们:“宫里见到的人也多呀,到时候请嘉贞娘子穿针引线,多认识几位女官,交交朋友,长长见识,对于拓宽小姨母的社交圈很有用!”
  他这么说服夏侯夫人:“宫廷女官们的圈子可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之后小姨母再说亲,讲出去也好听!”
  夏侯夫人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连连点头:“不错,是这样的!”
  阮仁燧又说服夏侯小妹:“小姨母,你跟宁十四郎的事情,多多少少也有人知道,不然也不会有人来把璎珞的事儿说给你听呀!”
  “咱们虽然不在乎,但也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进宫去住一段时间,既体面,也免了烦心!”
  夏侯小妹今年才十来岁,正是女孩子爱美要脸的时候,闻言深以为然,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连连点头:“不错,是这样的!”
  阮仁燧又说服德妃:“阿娘,你给我作证,我可没有糊弄外祖母和小姨母——从你开始写书开始,太后娘娘、韩王妃和大尚宫她们是不是待你格外和气,这事儿是不是给你长脸了?!”
  他说:“小姨母进宫小住,既能帮你做事,还能增长一点名声,两全其美啊!”
  德妃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毫不犹豫地附和了他:“这真是很有道理!”
  几方都没有异议,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这么聪明的小孩儿,是我的外孙!
  夏侯夫人爱得不行,伸手到自己宝贝外孙的腋下,想把他提到自己膝上来抱着亲一亲、疼一疼,试了一下,硬是没能提动……
  再试一下,还是不成。
  德妃看得忍俊不禁,叫母亲别费这个心思了:“他现在可重了,跟个秤砣似的,都压手!”
  再看一眼时辰,又领着妹妹往梳妆台前去,亲自替她扑粉:“岁岁人虽然小,可话说得在理儿,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家,这是好事儿!”
  夏侯小妹吸着鼻子应了声:“嗯!”
  ……
  宁十四郎端着那只盛放着珍珠玛瑙绿松石的托盘,扔也不是,留也不是。
  这是德妃赐下的东西,要是丢了,马上又是一场风波。
  可要是留下……
  难道就这么端着,叫人跟看猴儿似的盯着瞧吗?!
  年轻人脸皮薄,轻易下不来台,越往前走,脸色愈红,愈叫人看,愈觉得羞惭恼怒。
  偏偏今日建章宫行宴,宾客众多,见他手里边端着托盘,多半都得多看几眼,而后小声跟身边人嘀咕几句……
  宁十四郎脸上火辣辣的,真的快要撑不下去了。
  这时候宁大夫人使人传了话给宁五夫人,就几个字:“你们先回去吧。”
  宁五夫人原先还能忍住,听到这儿,真好像是凭空挨了一记耳光似的,倍觉羞辱。
  新仇旧恨,她有点愤怒:“大嫂——”
  来人见状,就低声说:“五夫人,这不仅仅是大夫人的意思,这也是老爷子的意思。”
  宁五夫人好像是被冰了一下似的,暂且清醒过来,别过脸去,深吸口气,又叫儿子:“走,我们回去。”
  宁十四郎扭头深深看了宁大夫人的亲信一眼。
  那陪房谦和一笑,滴水不露地向他行了个万福礼。
  宁十四郎收回视线,端着那只托盘,怀着满腹耻辱,与母亲一起离开了。
  陪房心里边暗叹口气,回去跟宁大夫人说:“五夫人和十四郎都很恼怒,咽不下这口气呢……”
  宁大夫人比他们还恼火:“他们还有脸生气?我才真是要生气呢!”
  宁尚书的妻子几年之前故去了,那之后就是宁大夫人这个长媳兼宗妇执掌宁家内宅之事,为着十四郎的婚事,宁五夫人专门去央求长嫂帮忙。
  宁大夫人也应了,一来是职责所在,二来呢,大家都是一家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她相中了闻相公的小女儿,去试探了风声,得到明确的回复之后,就预备着说给十四郎。
  天地良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