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作者:
于欢 更新:2025-07-14 18:04 字数:3102
第050章 悔婚
——中宫——
“所以代你起亲迎的,是你的妹妹,昭阳公主。”姬蘅道,“你既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要娶她,又为什么还要应下你父亲的请求,让女方如此难堪。”
“在外人眼里,被男方当众悔婚,这的确是耻辱与难堪。”子冉回道,“可是比起身与心的受困,这点只是于外人眼里的难堪又算得了什么呢。”
“难道,乐氏也不想与你成婚?”姬蘅似乎听懂了什么,“我明白了,婚事从来都由不得女子自己做主。”她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姐姐。
“乐氏孤傲,她应该从未看上我。”子冉又说道,“之所以答应,也不过是因为长辈的意思。”
“云中君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姬蘅道,“你身为公子,更是将来的王,也不恼怒。”
“我为什么要恼怒。”子冉反问,“因为别人看不上我,又或者不喜欢我,我就要恼怒吗。”
“这是什么道理。”子冉又道,“她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这才是正常的,况且这不是正好吗。”
“这不是道理,这是上位者想要掌控的一切,你可以认为是狂妄与自大。”姬蘅回道,“因为接受不了被否定。”
子冉听后放声大笑了起来,“只有不够坚定与不够自信的人,才害怕被别人否定。”
“我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了。”子冉停止了笑,“我不需要那些人。”
“云中君还真是豁达。”姬蘅闭眼道,“什么都可以不在意。”
“那是因为母后没有看到我的在意。”子冉说道,“而这些身外之事,都是无关紧要的。”
姬蘅睁开双眼,对视着子冉清澈的双眸,随后提步迈上了阶梯,她继续向前迈步,至子冉身侧时停留,“你不怕后悔吗?”
“自我入燕以来,所有人都在劝你。”她又道。
“怕。”子冉毫不遮掩的回道,“但那又怎样呢。”
“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我只知道我想怎么做。”她又道,“我想到了,却不去做,这才会后悔。”
“也许她们是对的。”姬蘅继续道。
“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标准答案是什么?”子冉反问,“她们可以看到我,可是看不到我的心,我的心是什么样的,只有我自己知道,而那些提醒与干预,动摇不了我的心。”
姬蘅侧过头,她看着子冉已经泛红的眼睛,那颗冰冷坚硬的心忽然被愧疚填满,“阿冉,你知道吗。”
“我也想劝你。”她道,但声音很小,是不甘的害怕,与身处困境的无可奈何。
听到这句话,子冉转过身面对着她,而原本只是泛红的双眼,已是泪流满面,“所有人的话,我都可以不在乎。”
“因为我不在乎。”
“可唯独你的话。”子冉越发的哽咽,“我无法忽视。”
“因为我在乎。”
“我在乎啊。”
她看着她,时间仿佛在此时凝滞,混乱的思绪影响了她的思考与内心的坚定。
“天快黑了。”最终,姬蘅闭眼踏入了殿中,“中宫就不留宿云中君了。”
“我会一直等。”子冉转过身看着姬蘅的背影。
姬蘅忽然顿住,停顿的片刻,即是内心的犹豫所致,但这样的犹豫,也仅仅只有片刻而已。
子冉看着姬蘅决然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苦涩,可这片刻的停顿,又仿佛给了她一丝的希望。
侍女青荷紧跟着姬蘅入了殿,“公主。”
“公主,您适才和长公子在说什么呀。”青荷看着姬蘅,虽然一直在旁侧,但没有听懂她们的对话,不过她能感受得到姬蘅的悲伤,又或者是心中的痛苦。
姬蘅跪坐了下来,心中充满了罪孽感,“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
“您好像…”青荷呆愣的看着她,“受到了长公子的影响。”
“他今日大婚,却没有去,您…”青荷犹豫了片刻,“是高兴的吧。”但最终还是将主人心中的猜测说了出来,“这几日,公主总是心绪不宁,因为外朝在筹备长公子的婚事。”
“虽然哦,在齐国的时候他不怎么样,但是至少比公子高好。”青荷又道。
“我从没有否定过她。”姬蘅忽然开口道,“我只是…”
“要怎么面对呢。”她挑眉道,“这世上没有两全的事。”
“我明明,什么都知道。”
——上将军乐易宅——
这场婚事,因亲迎者的缺席而作罢,乐易遂向一众宾客赔礼道歉。
“亲迎之时悔婚?”
“看来是长公子不愿迎娶乐家的女儿。”
乐易的宾客,几乎都燕国的最上层,他们纷纷猜测拒婚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之时,按道理,长公子迎娶上将军的女儿,可以稳固自己在朝的地位,这怎么…”
“大王病重,膝下成年的公子,如今就只剩长公子,有没有上将军,他最后都会成为王。”
猜测与议论,经过人言的不断相传,渐渐偏离,最后转变成为了对乐氏名声的损毁,并出现了谴责。
传达完兄长的话,昭阳公主没有当即离去,乐易将她留了下来招待。
满堂宾客,在短短半个时辰便人去楼空,听到一些言论的乐易,虽然气愤,却也无奈。
“父亲不必忧愁,乐家得了长公子一个许诺,女儿私以为很是值得。”乐华宽慰父亲道。
“这可是你的终生大事,我今后要怎么和你阿母交代呢。”乐易道。
“这是女儿自己的选择,阿母知道原委,不会责怪您的。”乐华道。
“上将军,乐华姐姐虽然没有嫁与我的兄长成为我的嫂嫂,但此事对于乐家,必然是有益处的。”昭阳公主似在向乐易保证什么,“至于是什么,上将军今后便能知晓。”
“罢了。”乐易长叹了一声,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接受。
半刻钟后
乐华的闺房内,昭阳公主疲惫的躺在一张榻上,并侧着脑袋,看着正在卸妆的人。
“你阿兄为何会让你来?”乐华将大婚的妆容一一卸下,看着铜镜里反衬的人问道,“好歹也是堂堂的公主。”
“如果说,是我自己要来的呢。”昭阳公主回道。
乐华跪坐着转过身,她看着榻上的昭阳公主,但没有说话。
昭阳公主有些不自在的坐了起来,连忙改口道:“是兄长托我来的,虽然只是做做样子给外人看,但也不想显得太过轻视。”
“到底是你,还是你的兄长。”对于昭阳公主紧张下的言语,乐华歪着头疑惑道。
“哎呀,总之事情就是这样啦,至于是我还是兄长的意思,有那么重要吗。”
“有。”乐华回道。
“啊?”昭阳公主惊道。
“不然,我怎么知道公主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乐华又道。
是夜
——蓟城——
“公子冉与上将军之女的婚事,诸位可听说了吗?”
“听说上将军觉得有损颜面,很是不满。”
“当然会有不满,一心一意要辅佐的人,竟在这样的场合中当众羞辱。”
“公子冉能这般拆台辅佐之人,他日若继承王位,我等宗室恐怕…”
宗室大臣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燕国与他们的处境。
“既然公子由不在了,那我们能否扶持太子兴,他毕竟是嫡子,又是储君。”有宗室大臣提出道。
大宗伯子呈当即反对,“不行,太子兴的母亲是齐女。”
“可他毕竟也是大王的子嗣。”
“如果他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死在了燕人的手中呢。”子呈又道,“况且现在公子冉的势力,已非宗室可以撼动。”
“太子兴也是燕人,如果我们可以拉拢上将军,再请周天子出手干预呢。”
子呈听后,开始有所动摇。
“对,公子冉虽是长子,却是庶出,哪有嫡子尚在,让庶子继位的。”
“可是即便我们成功了,但少主年幼,王后那边…”
“我这里倒是有大王先前交予我的一份遗诏。”子呈说道,“恐怕大王一早就想到了此事。”
“关于王后吗?”
“嗯。”子呈点头。
“可是据我们所知,公子冉与王后之情,非同一般。”他们仍然担忧道。
“那再好不过了。”知道遗诏内容的子呈说道,“如果他想保全王后,那便要以王位作为代价。”